好閉翳,玩乜好?(四) (後疫情時期親子雞湯班)

文:王添強 5/2/2021

 

家長怕孩子不夠專注,疫情期間家居學習引誘實在太多,孩子專心不易。兄弟姊妹之間的紛爭也在增加,家長在社會與家庭兩邊受壓,真的不知如何面對?

 

疫情下長期家居教養,大家都沒有類似經驗,更沒有必勝把握,只能見招拆招。我們唯一可做,可能只是放鬆心情,仰望藍天、白雲,深深呼吸。老生常談,說一句: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家長有時間,多一些在網絡看看五、六十年代香港歷史圖片,放眼當年的困苦,或許有不同感受。

 

看看過去香港社會的困難,使我們有面對未來的勇氣

 

五十年代的香港,根本就是一個兩、三百萬人,從內地南下逃避的特大難民營。整個九龍山頭佈滿石屋、木屋、鐵皮屋。生活艱難,物資短缺下,這一代香港人咬緊牙關,「硬食」一切困難。相對於今天,爺爺、嫲嫲當年的問題,遠比我們嚴峻得多。還記得少年時,六十年代的日子,一片午餐肉已經是何等珍貴的寶物。今天,我們可能只是在口罩下生活過日子,呼吸有點侷促,但眼睛應該還可以明亮,知道問題未來必然能得到舒緩。

 

專注力隨年齡增長是可以得以改善

 

Q、如何提高小朋友專注力?

 

專注力時間長短,與分散廣闊程度大小,是孩子天生特質。當然,專注力也會隨著年齡成長而延長,而分散廣闊度也可以增加。意思就是有些孩子專注力時間會天賦比較別的多一點,有一些孩子能夠同時分散注意不同的物件,對周邊事物觀察力、洞察力特別強勁。同時,他們這些能力,會隨着年歲的成長,而延長及加強。從幼稚園低班開始,孩子約有十至二十分鐘專注力的時間,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玩桌面實體益智遊戲,閱讀繪本,講故事及做勞作中,測試孩子的專注長度,並通過這些活動鍛鍊他的專注力。

 

利用他們喜愛的活動,家長可以訓練他們的專注時間長度。孩子會因喜愛而願意忍受壓力,成增加專注力度的重要助力。美術勞作更是幫助最大功課,當然家長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家長切忌馬上無限量增加專注時間,而是一點一點延長,發現孩子出現疲勞活動就要停止。因為過度壓力,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討厭這個原本喜愛的活動。當孩子在喜愛的活動上專注力延長,他整體的專注力就會慢慢改善。家長必須瞭解孩子限制,而且讓他們充分休息,用鼓勵使孩子在注意力極限上只多加一點點,一步步改善。

 

分散度強可能有高觀察力潛質,家長要好好培養及珍惜

 

當孩子進入小學階段,他忽然之間在做功課的時候告訴你,他發現一件新事物,或在上學回校途中告訴你屋苑小花園樹上有一種新的雀鳥,家長不要太擔心,這可能不是孩子不專心的表現,而是孩子「分散度高」的表現。分散度高,就是當孩子做某一件事的時候,他同時可以兼顧觀察另外事情的發生,而且兩者都能詳盡兼顧。家長不要否定他們這種能力,反而要求他們把兩件事情都好好記錄,要兩件事情的專注時間,都能同時增加與延長。大自然郊野,太空星空探索,博物館的遊覽,將會是這些孩子與家長,之後共同要完成的功課。專注力強的孩子語文能力高,分散度強,則是大科學家、大哲學家的基礎。

 

遊戲:身體寫字

玩法:家長收集大量中文字,其中一人抽取文字之後,用身體任何部位把文字寫出來,另外一個人猜測,一分鐘內猜中,兩個人都各有一分。所以是 A 做動作 B 猜測, B 做動作 C 猜測, C 做動作 A 猜測,如此類推,循環進行,看看最後誰贏最高分。

目的:幫孩子注意在一點之上,進行寫字及猜測,就是他的專注力的訓練,通過遊戲的情緒及比賽氣氛,讓他沉醉當中,於是專注力長度就會不知不覺之間增長。

 

遊戲:五感大挑戰

玩法:家長預備每人一個黑色口罩,不是用來掩蓋口鼻,而是用來掩蓋眼睛,讓參加者看不見。家長預備不同的物件、食物、或香料。可以由參加者自行決定用觸摸、用嗅覺、或味覺去猜測物件。當然家長準備的物件,都要衛生及方便食用及嗅覺。輪流限時內猜測,選一人做評判,評判最好就是準備物件的一位,最高分的獲勝。

目的:增強五官感覺,永遠是孩子專注力與分散度訓練的最佳方法,這個遊戲在他們兩歲開始就可以進行。平時多訓練孩子五官感覺敏銳,比教導他們認字,對智慧成長的培養更有作用。

 

家長之間的教育標準不同,對待孩子的態度不均,就會產生很多兄弟姊妹間紛爭

 

Q、不用上課,兩個小朋友留在家中,大哥哥整天教弟弟搗蛋做壞事,應該「點算好」?

 

一般推斷,都是由於家長或祖父母輩,經常要求哥哥禮讓弟弟,哥哥感受到不公平,於是刻意讓弟弟犯錯來報復。我一直反對「孔融讓梨」,「大哥、大姊讓弟妹」,我覺得兄弟姊妹之間同甘共苦,一人一半才是正道。大家可以想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能夠明白家長叫他禮讓兩、三歲弟弟、妹妹的搗蛋與破壞,而家長又不禮讓哥哥、姊姊的搗蛋及破壞,這個事情是「公平」。最佳方法是家長的規則非常嚴明,但是容許懲罰時多用體諒及寬恕,哥哥與弟弟一視同仁。並且要做錯的一方,無論如何都要向對方道歉,鼓勵被損害的一方原諒及接納別人的誠意。

 

家長及祖父輩的朋友一定要向孩子表明,他們的愛,夠給每一個兄弟姊妹。聰明、睿智、美貌、能力、緣份,的高低、喜惡與對孩子的愛,沒有半點關係。因為,是你們把他們帶到世上,如果他們的缺乏而被你嫌棄,被嫌棄的人,應該是你本人而不是孩子。並且要自少把弟妹獻給兄姊,告訴他們,這不單是我的兒女,更是你的弟弟、妹妹,請你愛護他,如同我愛你一樣。西方朋友經常教導哥哥、姐姐,在媽媽懷孕的時候,已經撫模媽媽的肚皮,與弟弟妹妹親近,並且共同分享溫馨成長,於是兄姊就會愛護弟妹如同自己孩子一般。大家有見五、六十年代香港生活的照片,很多弟弟、妹妹都由姐姐、哥哥背着來生活及成長。所以,兄弟姊妹感情特別好。

 

規矩與自我照顧能力的訓練很重要

 

Q、成日想「講故仔」給個兩歲小朋友聽,他聽了兩頁就「搶走」書本,自己瘋狂「揭」頁,是否應該繼續講故事?另外,小朋友經常爭玩具,有時更會將玩具「擺入」口中,可以如何解決?還有,就是小朋友「食飯坐吾定」,有時又用手「夾餸」,怎麼辦?

 

如果孩子很喜歡搶走,自己「揭」書頁,就要運用玩具塑膠及布料書給他練習小肌肉。講故事的話,則要爸媽辛苦一點,只用咀巴,也可以運用玩偶引起興趣來開展故事。疫情期,孩子什麼東西都要消毒,所以恆常多一點消毒動作,就不怕他們把東西放到嘴裏。當然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說,你很「喜歡」孩子「不」把東西放咀裏,切記一點,不要跟孩子說不要、不要,要告訴他說你喜歡什麼、什麼!當他成功完成的話,就給他一個讚。

 

告訴孩子你很喜歡他,安定坐在飯桌與大家一同吃飯,首先要用遊戲教他運用肌肉使用匙羹,之後告訴他戴上圍裙的好處。大家有沒有發現,香港的孩子疫情期間發生有趣變化,過去絕對不會相信,一、兩歲以下的孩子,整天可以接受戴上口罩。原因就是他們知道不戴口罩不能上街。還有,就是成人都戴上口罩。所以,原則很簡單,就是關上電視、手機,大家專心飯桌食飯,飯桌上談天說地讓一家大小互相關懷。孩子經常離桌,沒有大不了,他清楚知道規矩,就是大家吃完之後就會收拾,這一餐他就沒有吃飯的機會了,只要你堅定,孩子的好習慣就會養成。大家有看過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小朋友,有不專心吃飯的畫面嗎?

 

困在家中一樣可以增長感情

 

Q 疫情下,每天困在家中,你眼望我眼,家長可以怎樣不與小朋友爭執呢?

 

我們明白香港居住環境比較狹窄,共同目標就是減少紛爭,增加和諧的唯一方法。孩子希望得到,快將得到,就是他們最專注、最合作的時候。大家是否記得,當年小學學校旅行,大家會為明天興奮得睡不好覺,但絕對不會耽誤行程。所以家長,計劃每天陽光充沛的下午時間,快樂戶外活動的安排,在防疫安全的環境下,給孩子吸新鮮空氣及伸展身體的機會。當孩子知道努力完成作業,就有出外遊玩的機會,自然合作,共同努力盡快完成上午的功課與工作,使下午可以充分享受戶外的親子時間。

 

戶外郊遊可以加強孩子胸襟,對生命存在敬畏之心

 

Q、疫情期間,帶小朋友去那裡遊玩呢?

 

疫情期間,戶外郊遊最安全。郊外地方使人放鬆,容易增長感情。開闊的視野會增進兒童的胸襟,對小朋友成長很有幫助,借疫情改變未來生活習慣,以後爭取更多郊遊樂趣。優美的環境,大自然美麗風光,植物、昆蟲的蓬勃生機,會讓兒童學習珍惜生命。壯麗的日出、日落及大海,會讓人產生謙卑的心,這樣孩子才會有自信,堅定,而有修養的未來。

 

單純戶外步行,看風景,看花卉、樹木、禽鳥,已經對孩子成長有幫助,過程中還可以有學習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借助手機 APP 的花草確認軟件,只要拍照上傳就會有詳盡介紹,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加上親子故事時間及遊戲,用來刺激及引導孩子成長,教育效果當然非凡。但其實孩子最滿足的是因你同行。疫情期間,網絡上有很多郊遊路線介紹,大家可以參考,按家庭成員能力,量力而為。

 

介紹一些,我今年、去年曾經去過的景點,給大家參考

 

港島區:

大潭水塘、香港仔水塘、薄扶林水塘、太平山頂-盧押道、馬寶山紅香爐峰(看日落)、西灣河紅屋(舊太古糖廠遺跡)、筲箕灣配水庫、海防博物館、筲箕灣至北角(海濱步行徑),北角碼頭海濱公園(可以連接過海到紅磡碼頭)、中西區中山公園至鐘聲泳棚(海濱看日落)、海洋公園至淺水灣(海濱),還有,紫蘿蘭山徑下路(灣仔黃泥湧水塘至淺水灣)。

 

九龍區:

鯉魚門三家村至石鑛場(海濱)、將軍澳康城至調景嶺(海濱)、紅磡碼頭至尖沙咀碼頭(海濱日落)、西九海濱、東九龍海濱長廊、荃灣海濱、荔景山道(荔景站至美孚公園)。

 

新界區及離島:

西貢市海濱、大浪灣、大美督水壩、沙田河畔、大埔海濱、屯門海濱、長洲、東龍島(渡輪在西灣河東區法院對開的海邊碼頭)。

 

*因為我家住在港島,所以曾經去過的大部分步行路線,都在市區附近位置,請大家原諒!

 

網絡上,有很多親子遊的路線介紹,路線說明普遍都非常清楚,還有難度指數供參考。大部份交通方便,費用也十分實惠,香港郊遊可以算是價廉物美,而風景漂亮的賞心樂事。這一年我發現,原來我們的香港真的很漂亮,大家好好珍惜。

 

疫情使香港進入困難重重的日子,但氣餒及沮喪不能解決問題

 

香港經歷2020年疫情的一年,期間香港政府處事似「鬥氣」多於想解決問題。還有建制人士自己孩子做什麼就要尊重,對別人總是批評不對。他們那些強詞奪理的說話與行為,使大家情緒火上加油。孩子眼看旁邊的同學舉家移民,加上新聞片段總讓年輕人處於極不安狀態,做防疫工作,好像世界末日一樣,雷聲大雨點小,胡亂奔跑使人恐慌。建制力量總是期望用威嚇手段,可以使年輕人處於恐懼狀態,易於屈服及控制。殊不知孩子長期處於不穩定及不安狀態,只會讓他們自信心不足,而引致處事能力減慢,創造力下降,未來就算建制派可以完全控制社會,都只會出現一個整體活力倒退的城市。

 

這就是為什麼西方社會,不需要舉國之力同時衝向相同目標,一樣有高的創造力。香港過去幾十年看似沒有什麼統一目標,發展也得比鄰近地區繁榮,還能帶動他們成長。眼看別人全家移民,我們應該寄予祝福。見到眾多留下與我們並肩努力,應該感到內心安慰。環境可以創造人,人亦可以創造環境。家長絕對不能氣餒,借疫情可以與孩子在功課以外,有更多時間接觸,通過你的幫助,使孩子有安全感及自信心,抵銷現時社會的種種不安情緒。好好運用這個機會,深入瞭解孩子,讓你更深入知道孩子的才華及特質所在,因材施教,量力而為,以愛先行。

 

他們放棄下一代,我們不會

 

疫情下,政府不與我們同心同德,應做不行,應止不停,應急不快,應緊迫時亂了章法,處事沒有視野與胸襟,一心只是想做 Show 給老闆看。家長要明白這不是我們的問題,是權貴們自己所做的孽。孩子是我們的寶貝,他們不愛年輕人,放棄下一代,我們堅持,我們愛,期望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勉勵。

 

下一篇,大家一起分享,如何面對孩子說慌。管教嚴厲與寬鬆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

 

相關文章/連結

 好閉翳,玩乜好?(一) (疫情下升小急救班)

好閉翳,玩乜好?(二) (疫情下情緒輔導班及英語學習小貼士)

 好閉翳,玩乜好?(三) (疫情下內向孩子教養與繪本親子共讀自救)

好閉翳,玩乜好?(五) 後疫情時期,教養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