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閉翳,玩乜好?(一) (疫情下升小急救班)

文:王添強 24/1/2021

 

孩子疫情期間長期困在家居,加上香港居住環境普通比較狹窄,容易產生情緒,更需要每日被電子媒介及 Zoom 功課包圍,家長進退失據。疫症不似預期,不是大家估計,以為一兩輪後到夏季就完結,忍受一兩個月便可以,結果持持續續已經一年,至今已經四輪疫情爆發,多次學校停課及劇場停演。

 

孩子停課在家,使家長失去預算,工作、生活完全被打亂,一籌莫展,很多家長一切家庭教育辦法都已經用盡,如何是好?特別是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家長困擾更大。去年底,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同事在網絡上,收集家長們教養的各種煩惱,歸納成十多二十條問題,嘗試提供一些解決方案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減輕家長壓力。世上沒有萬應靈丹,俗語講「一樣米養百樣人」,瞭解孩子,因材施教,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才是家長最重要的教養原則。

 

幼稚園高班家長心急如焚,如何是好?

 

Q、因停課時間太長,擔心快將升上小一的小朋友,追不上學習進度,怎麼辦?

 

家長必須先瞭解升上小一,與幼稚園學習環境的差別,才能幫助他們。孩子在小學需要擁有專心聽課態度、發問技巧、學習能力及課堂禮貌、態度不一樣的預備。所以,家長重點在這些項目上的訓練。首先第一步爸媽以至祖父母,必須共同取得這幾個月教養的共識,建立孩子起居飲食時間表,並且有統一的標準。任何孩子的成就,只有咀巴及擁抱的稱讚,而再沒有物質的獎賞。每天早上爸媽上班前或旁晚放工後,有專心講故事時間,需要孩子學習專注聽講,時間由五分鐘一直延伸至二十分鐘,成功給予一個小貼紙,出色則有兩個,貼在家長為孩子預先準備的「愛心手冊」上,「小貼紙」數量不能換禮物,只能獲得家長輪流熱烈的嘉許。

 

家長需要知道小學與幼稚園的差異,而家庭內部必須教育理念近似

 

要知道在小學,孩子與老師、同學之間的禮儀及友誼會改變,幼稚園是一個充滿愛護,自由及歡愉的地方,喜愛小朋友遊玩,接納小朋友不專心,鼓勵孩子的自我成長,鼓勵小朋友用熱情擁抱好同學,發現自己特長,及尋找自己優點的地方。而小學強調紀律,個人成績與群體規矩的互動發展,比較要求孩子有些時刻的一致性,並且期望孩子能刻苦忍耐的地方,不太喜歡孩子有過分親密動作,過分魯莽、放任行為 ,過分自由奔跑的地方,例如:擁抱及手搭異性同學的膊頭,也可能是不受歡迎的行動。

 

大家不要誤會,原因不是香港學校特別封建、保守,而是因為學校共有六個年級,由六歲一直至十二歲,對孩子而言,已經是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特別是三、四年級的中間階段,孩子對異性特別敏感,如果學校容許一、二年的小朋友,不同性別可以擁抱及搭膊頭,必然會引起高小學長們的不必要回響。奔跑及魯莽行為,都有一定安全隱患,學校為免紀律受到挑戰,普遍都會趨向保守,一律禁止。加上小學師生比例與人數都很高,自然會更加嚴格。家長要好好在家庭中,給孩子實習學校的打招呼方法,明白站立、點頭、叫早安的禮儀,握手及 give me five 的意思,當然還包括不能隨便擁抱喜愛的同學,及發問前要舉手等,課堂及校內生活的規矩。

 

孩子產生語文的興趣及好奇已經足夠

 

小學會期望多用文字教學,就是相對上比較抽象的符號,去進行知識的傳遞,這是學習知識最便捷的方法。所以,對孩子使用作為學習的語文符號,有一定的興趣及好奇心,變得非常重要。家長切記,只是對這些符號產生興趣及好奇,而不是需要全面認識。八歲以前,就是孩子進入小學的最初兩年,好奇心還是他們喜歡學習的重要動力,所以家長不要預先溫習課文的內容,使他們失去學習的好奇。反而要在平時生活上,讓孩子對於中文及英文字的組成,及表現產生高度的興趣及好奇。

 

平時生活上,家長多注意身邊語文出現的機會,街邊的路牌,餐廳的menu,超級市場的貨品分類,及價錢牌上的說明,還有就是包裝盒及說明書的內容,都是學習的好材料。當家長給孩子買一件玩具回家之前,最佳的方法是從包裝盒,去認識這件玩具的意義,在買玩具之前多作研究及分析才購買,因為孩子未曾獲得的慾望,會驅使他們的好奇心,使學習能力加強。當然兒歌及繪本,是最佳語文學習的工具,現在手機可以連接大電視,手機媒介上有大量兒歌,家長不要錯過。

 

幼兒數學觀念,如何家居培養?

 

除了基本認字,簡單數學也很重要。家長一定以為數學就是加減乘除,運算技巧、方程式及理念,其實數學概念,對於幼兒來說是非常簡單,就是大小、輕重、多少、數量、分類、形狀等小知識,家長只要在超市購物的時候,盡量給小朋友多作此等體驗已經足夠。購買蘋果的時候,給他去理解大與小蘋果之間的差別。購買麥片的時候可以學習重量,對比不同貨品之間的輕重感覺,再從包裝說明文字知道彼此之間的差異。平時在家收拾玩具相的時候,可以嘗試作一些分類的遊戲。分類是使用物料、還是形狀、還是大小、還是喜歡與否的玩具,都可以作出不同的選擇,不斷改善分類方法。還與孩子把分類之後進行數數,這樣孩子的數學觀念,就會加強。

 

紀律生活是幼兒與小學生生活最大的差異

 

幼稚園老師都特別注重高班的紀律學習,但他們都會採用寬容與彈性,所以小朋友對於這方面感受的壓力會比較細。一般都在高班下學期,才開始慢慢收緊這種嚴格限制,使學生適應小學生活。所以家長與孩子共同訂定居家時間表,變得十分重要,特別現在距離下年度小學開學,就只剩下半年多一點時間。家長還要開始慢慢進行學科分類活動習慣的學習,例如每晚回家的時候,會跟他講故事學語文,很清楚說明這是語文活動,之後跟他數玩具作為數學遊戲,並且向他分享科學知識,強調這是常識。並且在家居時間表上,把這些學科題目的名字寫上去,讓小朋友習慣時間表上,有小學學科的分類名稱。

 

最後,就是收拾,因為收拾書包是小學生非常重要的能力,收拾書包可以由收拾玩具開始,所以可以在家居進行訓練。家長有沒有發現,你們帶孩子回幼稚園的時候,會看到幼稚園角落,每一個收納箱及收納櫃前,都有說明分類的標示,這些標示都會用有趣的方法寫出來,讓幼兒認字,並且清楚知道這些東西所屬位置。並且會發現每一張桌子上,都有孩子自己的名字,這些都是幼稚園從生活教育上,教導孩子分類收拾,及整理習慣的教養功夫。這種訓練功夫,家庭當然可以仿效。就是把家居物件進行分類,合作收拾物件,進行分類收納,是一種良好的家庭生活及教育。

 

閱讀與興趣是成敗關鍵

 

閱讀是學習成敗的良方,不能靠強迫,必須以興趣入手,就是孩子喜歡的題目,進行閱讀的發展,家長講故事是其中一種入手的方法。而講故事要在最佳的時間入手,就是在一、兩歲時間。但世界永遠沒有太遲,只有放棄才會失敗,在幼兒高年班快要進入小學之前,才開始惡補閱讀的習慣也是可以,關鍵是家長是否找到孩子喜歡的題目,以此入手進行分享。由講故事變成共讀故事,再由分享故事變成認識書中的文字,再由文字的認知,去追查文字背後的種種內容,家長要知道愉悅、開心及好奇心,才是閱讀的動力。

 

克制、忍耐及為興趣作出努力,就是小學成功秘笈

 

喜愛閱讀的習慣,對知識好奇,就是基礎,之後就是表現克制。克制就是小朋友對自己的慾望,及衝動,可以有所操控。而這些克制在家居生活環境中就可以教育,例如孩子喜歡某樣產品,家長不要馬上購買,不斷通過格價、評論的辦法,去制止他即興擁有的衝動。忍耐的訓練最好的方法是美勞活動,這也是幼稚園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美勞訓練的原因,家長很多時候都會把美勞活動視作美術訓練,以為必須要「靚」才能讓孩子高分。真實的意義是在美勞活動當中,訓練孩子使用工具,控制畫面,以及對內容表達的一種忍耐功夫,所以幼稚園美勞訓練是普及堅毅精神教育,而不單是美術教育。

 

幼稚園高年級及小學低年級,是家長開始洞察孩子喜好的重要時間,孩子會因為接觸到新生事物,而不斷改變自己的喜好,這是正常現象,證明孩子正在吸收新事物,家長不需要過分緊張,要順其自然按照不斷變化的喜好,推動他們學習的動力。因材施教,以興趣先行,才是孩子成材的關鍵,沒有孩子需要贏在起跑線,因為世界上真正的成功的人,是贏在終點上。我花這麼多篇幅,給大家進行升小的準備,是因為在浸會大學幼兒在職老師學位課程教學超過二十年,一直明白我的學生,那些老師們,與香港家長教養觀念上的巨大鴻溝。現在因為疫情,老師們不能幫忙,要靠家長獨力支撐,就必須向大家講得清清楚楚。

 

日日看着電腦屏幕的日子,孩子與家長一樣難受

 

Q、四歲女孩停課,爸媽都要返工,平日除了 Zoom 上堂,其他時間都只在注視電視,到11點都不願睡覺,是否有需要幫他訂立起居生活時間表?孩子不用回校上課,每日睇五至六小時ipad,有什麼方法控制及改善?

 

電腦屏幕及電視屏幕對孩子的影響不完全因為內容,是因為屏幕的閃動,會讓孩子大腦前庭過分活躍,導致孩子每日生活在崩緊的狀態。所以要安排孩子起居時間表,讓屏幕以外有聽音樂,一起跳舞,玩遊戲,特別是非手機遊戲的桌上遊戲非常重要。鼓勵你的家傭姐姐及其他家庭成員,嚴格執行這種間隔性的學習方法,讓家傭姐姐有權管教你的子女,是你孩子成敗的關鍵。利用空閒時間,先教導菲傭姐姐使用這些遊戲,然後鼓勵她與孩子在平日進行。家庭傭工不是你家裏邊的奴僕,你對他如家人,他就會對你的孩子如親生一樣。

 

時間控制是孩子進入小學成敗的關鍵,建立孩子生活起居時間表,從來重要,借助今次疫情努力賞試一下。家長可以考慮用預先規劃的網絡安排,請家傭姐組管理來規範孩子上堂外,可觀看的節目內容,並且要求孩子在間場時做一下美勞,舞蹈練習。晚上幾個同學進行網絡舞蹈及美勞比賽,由家長評分。如果你的孩子不斷用撒嬌的方法,來投訴菲傭姐姐的嚴格,而不是尷尬禁言而靜默的不滿,恭喜你已經擁有一位會管教孩子的好幫手。

 

父母做好預備,讓三代同堂享受生活

 

Q、小朋友上zoom堂,但父母都要上班,屋企老人家不會用電腦,如何處理?

 

小朋友一般都會覺得爺爺嫲嫲的電子應用能力不足,或許比較不耐煩他們的應用速度。所以家長必須在假日期間,先在孩子與爺爺嫲嫲之間做好訓練,及橋樑工作。驅使孩子相信爺爺嫲嫲擁有這個能力,亦讓爺爺嫲嫲有這個信心。介紹兩個可以改變成 Zoom 上玩的遊戲。

 

遊戲:網絡「身體可以怎樣?」

玩法:假日家長先安排一個 Zoom 的比賽,分兩、三組,各自有家長、老人家、家傭姐姐及小朋友。抽題目做固定身體器官的動作,如:手部可以做什麼?頭部可以做什麼?舌頭可以做什麼?兩組輪流在手機攝影機前,一組做一次,直至其中一組不能再創作新動作才分勝負,動作不能重複。

目的:藉此教導老人家使用手機進行 Zoom 運作的技巧,並且讓孩子有肢體動作經驗,把網絡活動與真實活動結合,也讓孩子對祖父母有信心。

 

遊戲:綱絡「身體字母」、「身體寫字」及「身體串字」

玩法:按孩子程度收集字母、中文字、或英文生字,造成字卡。家長先是示範用身體寫字,或用身體扮演出英文字母。教大家及孩子猜測,分開幾個位置,用 Zoom 來聯繫,一個做動作另一邊的一個猜測,猜對時兩個都有一分,才能鼓勵盡量做好動作及配合猜測。老人家就學習控制手機進行 Zoom 管理及做公證工作。

目的:一方面訓練老人家用 Zoom ,使他能協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Zoom 的技巧,因為是遊戲,老人家出錯也影響不大,當熟練之後,學習時使用,就會事半功倍。

 

手機屏幕,孩子還是少看為妙

 

Q、爸爸、爺爺、及嫲嫲都經常給手機及電視 Baby 看,如何處理?

 

最好不要給孩子看太多手機及電視,特別是嬰兒,不是因為內容,是因為電子屏幕畫面,會讓孩子的大腦前庭過分活躍,因此讓孩子過分興奮,影響孩子的情緒失去控制。能吸引兒童的手機及電視節目,一般環節都是非常短暫,於是會養成兒童注意力更短。由於孩子只注視屏幕,於是分散觀察力更差。加上近年網絡上的節目,大部分沒有七十年代的認真研究孩子需要,每每打著兒童節目旗號,目的只是收視率的利益。祖父母也不是希望對孩子不好,大部分都是因為無法控制孫兒行動,而出此下策。

 

多些肢體活動,才能真正增加感情

 

家長可以鼓勵老人家多與孩子一起用 CD 音樂伴奏來唱兒歌,先在假日戶外開始,老人家與小朋友一起跳舞,怕只是兩手拉着搖擺一下,也是很好的活動。教導小朋友要保護祖父母,當孩子成功,家長給他極大的讚揚。要他們出自內心對祖父母的愛護,不是純粹禁止他們不做沒有禮貌的事情。喜愛他們行為如何,永遠比禁止他們如何重要。鼓勵老人家與小朋友多談話,多到戶外吸收新鮮空氣,戶外活動時,給他們多些獨處,增進感情,祖父母就絕對不會借助手機屏幕去麻醉孫子。

 

電子產品不能成為家庭教育的敵人

 

Q、電子產品的問題及電子產品的應用,應該如何面對?

 

家長要把電子產品,變成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敵人。家長要把電子產品,變成工具與學習掛鉤,利用電子產品作為翻譯,及尋找答案的手段。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首先不要沉迷長期應用手機進行遊戲的習慣。家長必須與孩子訂定使用手機的時限、規則及態度。就是只能使用多少分鐘,什麼時候可以使用,在什麼地方可以玩,是完成什麼工作之後,還是有什麼條件。還有,就是孩子看手機的姿態,眼睛與屏幕的距離等。

 

教養是一場永不休戰的搏鬥

 

教養孩子永遠是一場沒完沒了的爭戰,特別在疫情期間更加慘烈。養育孩子就是天資、環境與運氣的一場人生博弈,家長只可以控制環境,其他只能靠上天眷顧。我有朋友的孩子內省智能超高,聰明絕頂,成績不錯,很有想法就是不愛表現自己,文靜、自律、愛書的他就是特別喜愛足球,經常深夜收看直播,媽媽是教育界高層,內心十分恐懼,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擔憂害得自己寢食難安。因愛護反而破壞親子關係,孩子一上高中就堅持出國留校,目的一眼而知。另外一位朋友,單親媽媽,教育水平不高,孩子比較有個人想法,宅居在家,大家都認定年輕人有問題,媽媽沒有什麼方法,也沒有放棄,只有陪伴與忍耐,孩子長大後又生性、又孝順。

 

世上沒有必勝的快樂人生捷徑

 

教育效果沒有必然與遇然,每一位家長也是如此,不能羨慕也不能妒忌,只能接受,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尊重孩子,適可而止,順其自然。講一個「讀者文摘」的古老故事,老翁窮一生精力贏盡事業,六十多歲退休,躲在太平洋島國上。每日看到漁夫快樂生活,每天只捕獲足夠就開心、幸福。老翁建議漁夫何不組織船隊,大量捕魚為自己退休後生活做準備。漁夫反問為什麼如此。老翁回答:這樣你的退休就可以快樂了。漁夫說:我現在已經很快樂,快樂六十年之後,與孩子及孫子一起快樂,見你艱苦四、五十年才能退休後快樂十多年,誰才是真正快樂人生。

 

家長一定反對我,相信我是一個懶惰的人。告訴大家我在理工時候的生活。一般媽媽都會囑咐孩子努力做功課,但我媽媽每天跟我說的話,就是:睡覺吧!理工不要念,功課不要做,太辛苦啦!因為那個時候,一星期開三晚以上通宵做功課是常態。記得當年理工期間回教會領唱詩歌,大家一直沒法想像領唱的這個人,在團契領詩期間睡着了,這個人就是我。我不是鼓勵大家懶惰,也不是鼓吹大家努力,我是希望家長為自己孩子幸福的原因,適可而止,量力而行,多做運動,多玩遊戲,多點休息,多點擁抱,多增進親子關係。因為這個才是孩子應有的幸福童年,快樂人生。

下一篇,與大家分享,疫情期間處理情緒,學習英語的一些小貼士。

 

 

相關文章/連結

好閉翳,玩乜好?(二) (疫情下情緒輔導班及英語學習小貼士)

 好闭翳,玩乜好? (三) (疫情下内向孩子教养与绘本亲子共读自救)

 好閉翳,玩乜好?(四) (後疫情時期親子雞湯班)

好閉翳,玩乜好?(五) 後疫情時期,教養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