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閉翳,玩乜好?(二) (疫情下情緒輔導班及英語學習小貼士)

文:王添強 26/1/2021

情緒是人類面對事情與突發遭遇的正常反應,因疫情長期困在家居之中,小朋友情緒與「扭計」情況自然有所增加。其實,任何人受到驚嚇會有恐慌,被人挑釁會有憤怒,感情受到挫折會傷心,遇上幽默、趣怪事情會開懷大笑,獲得家長擁抱與欣賞會歡愉。期待、喜樂、接受、恐懼、驚訝、悲傷、厭惡、憤怒,這些都是人與生俱來,「原生」面對環境與刺激的「情緒」。

 

情緒無可厚非,在某程度上都是用來刺激內分泌,保護我們,所以沒有好與不好,問題只是我們是否能讓負面情緒獲得平復,正面情緒能佔據我們生活大部份時間。最大的憂慮是我們把原生負面情緒,經過長期累積,演化成-侵略、輕藐、懊悔、失望,「衍生」出這些嚴重的負面情緒。而這些衍生出來的負面情緒,就會直接影響性格的發展。

負面情緒得到舒緩,在快樂與愛護中成長,孩子的情緒就會容易平復

情緒只能舒緩,不能制止,要解決負面情緒背後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幫助小朋友,將正面原生情緒疊加成為-樂觀、愛、服從及敬畏之心。例如期待與喜樂演化成樂觀,喜樂與接受演化成愛,接受與恐懼演化成敬畏。相反長期期待與憤怒就會衍生侵略,長期憤怒與厭惡相加就會產生輕蔑,厭惡長期與悲傷疊加就會是懊悔,悲傷與驚訝就會衍生失望。所以情緒是需要舒緩而不能制止,只能解決情緒背後的原因,而不能制止情緒本身。

這一篇,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如何面對兒童在疫情期間情緒變化及不穩定?家長如何平復及處理孩子的情緒?也分享一下家居學習英語的小貼士。

 

孩子不聽話、沒有禮貌怎麼辦?

 

Q、六歲小朋友不聽話、無禮貌、發好大脾氣,很多情緒如何辦?

 

不聽話一般是指孩子在生活上,不聽大人指令,例如在路上不願意媽媽牽着她的手,又或許是在遊樂場遊玩時間上,不願意聽從指令適當地結束活動。一般小朋友會分成即興無意識地產生反抗情緒,或是由於玩耍得過分興奮而失去控制能力,最嚴重是長期對抗家長。可以分成原則層面及技術層面來探討。基本上,除非是長期刻意對抗家長,其他情況都比較容易處理,如果是孩子刻意針對某一個家長。一般都是家長之間,養育觀念有所分歧而產生。

 

忽然之間的不聽話,可能只是孩子成長自我意識浮現的情況

 

幼兒在六歲之前,發展與能力的掌握都是正常應有能力所做到,加上得到大人的愛護及支持,普遍挫敗感不高。到六歲,快進入小一階段,學習的要求開始嚴格,孩子的差異開始明顯,挫敗感及達到水平的期望落空,小朋友就會開始對自己今天與過去的表演,感到不安,情緒就會不穩定,希望在生活上爭取更多「話事」空間,增加滿足感。嘗試冒險是他們的想法,因此就會產生其中一種突然不聽話的情況,所以家長可以考慮在講清楚規則的情況下,放一下手讓他們做一點喜愛事情及小冒險的自由。部分時間即興不聽話一下,反而可能變成孩子獨立照顧自己發展的機會。

安全範圍讓孩子冒險是自信的訓練,自信而不自大,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會不錯

也可能是因為孩子「期望值」與家長不一樣,而自我意識太強,比較自我中心,所以不聽家長指令。如果,自少比較缺乏同理心的培養與感染,過分有主見而不聽話,輕視別人,對別人沒有禮貌的情況就會增加。遇上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在別人面前馬上向孩子發脾氣,或作出糾正指令,而要自己先向對方有禮貌地道歉,有關自己孩子的沒禮貌行為。之後,等待孩子的情緒平靜後,與孩子講清楚剛才發生的事情,及清楚表達爸爸媽媽喜歡他做有禮貌事情的要求。千萬不要表面向人道歉,背後就在孩子面對,說對方「小氣」,連孩子的行為也「斤斤計較」。

 

要孩子聽話,規矩必事先約定

 

建立孩子同理心,及事事親子之間有商有量,對自己、對別人原則一致,家長之間沒有分歧,是孩子管理的重要原則。任何規矩,必須是事先聲明,任何事情是事先規矩沒有規定,而又是孩子不可以做的事。如果,孩子真的做了這些不當行為,家長事後要與他解釋清楚,並說明以後這就是新的規定。無論孩子如何不聽話,家長的規矩,也不能不斷擴大、增加及任意「搬龍門」。除了原則上的解決辦法,也可以從技術層面解決。原則就是長期的規定,技術層面就是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手段。

 

因玩耍過分興奮而不聽話

 

當親子遊樂場玩耍的時間,要事先聲明玩耍的時限,讓孩子清楚看計時器上的數字,到最後階段可以為孩子進行時間倒數,15分鐘、10分鐘、5分鐘,並預先聲明如果過了時間繼續玩,他的結果非常簡單,就是下一次來遊樂場玩耍的時間會按他多玩的時間而減少,家長要用小冊子紀錄下來。累積超過一次到遊樂場玩耍的總時間,例如每週去兩次,每次兩小時,超過兩小時整整一次的遊樂場玩耍時間,就會被取消。執行規矩的時候,家長堅定而溫柔,不發脾氣,忍耐而不退讓。

 

孩子會嘗試刻意在公眾地方「扭計」,讓你難堪,試圖用群眾力量讓你屈服。他們採取此策略,是企圖控制家長的辦法。家長不要害怕別人的眼光,並且規則要全家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公眾地方看到其他小朋友在鬧別扭、發脾氣,大家要以不以為然的態度,不要過分評頭品足。幫助別人教好孩子,也是教好自己孩子的機會。

 

孩子遵守規矩,要在幼兒初階段時打穩基礎

 

孩子兩歲到六歲,是做好規矩訓練的最佳時刻,如果錯過了最佳時間,又或者家中家長與長輩之間的教育理念不一樣,就是造成孩子教養困難的所在。到六歲才開始糾正,一般來說是比較困難,家長要好好與學校老師合作,把事情跟幼稚園老師分享,尋求老師的協助,有經驗的幼稚園老師,一定會在學校好好教授孩子規矩與禮貌。另外一個,家長與孩子衝突得很嚴重的地方,就是購買物件的慾望上的分歧。就是孩子受社會風氣影響,而對某樣物品有強烈擁有慾望,而家長不願意購買。

 

不要否定他們的想法,反而要建立他們的理性思考的能力

 

當孩子進入小學的時候,每每會受其他同學的影響,而對某樣潮流玩意趨之若鶩。家長不要否定及中傷此物品之價值,因為這樣間接就是讓我們與孩子產生嚴重的鴻溝,對教養兒女更為不利。最佳方法是家長以充滿好奇的學生身份,向孩子請教有關潮流玩意的優點及好處。以勤奮好學的態度跟孩子溝通學習,但又假裝自己的儲備不足以購買,要謙卑與堅定,鼓勵自己與孩子共同合作進行儲蓄計劃,作出一個頗長時間作為籌備的購買計劃。由於每每所需時間要一、兩個月,而你又表現積極好學,所以孩子就會在你身上感染到忍耐,並且願意追尋有關此潮流玩意背後更多的知識。一般來講小朋友在一兩個月後,他的潮流喜好已經有所改變,到時他又未必有興趣購買。

 

送禮物要小心,不是物質交易,也不是「扭計」結果

 

家長送玩具作禮物給孩子是正常行為,有兩個原則。第一、不是孩子行為表現的物質獎勵。第二、不是他們「扭計」得逞的結果。而行為目的只是在表達家長對孩子的愛。如果,家中有不同的兄弟姊妹,家長要小心,絕不能買一件物件給大家,請他們分享,特別在八歲以前的小朋友。孩子在這個階段以前,對所有物件都是期望是個人的佔有,所以最好是爸爸媽媽買多份禮物給不同的弟兄姊妹,並且清楚說明及標示每件玩具所屬的人。定下規矩,他們如果要借玩其他弟兄姊妹的玩具,必須要禮貌地向對方請求,而大家也必須願意借出分享,因為爸媽喜歡這樣的孩子。這樣就能訓練孩子自主,及願意與人分享的態度。

 

容易發脾氣,不知如何是好?

 

害怕、怒氣與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發脾氣。當情緒控制了反應能力,孩子就會喪失理性思考及控制,於是就會變成怒氣爆發。發脾氣只是他面對一些不滿意事情的自然生理反應,未必能夠完全預防,只能靠之前對兒童的輔導,加上平時的舒緩活動做得好,孩子就會更放鬆,發脾氣的機會就會減低。如果,平時多給孩子運動機會,多到郊野看綠色植物及雲彩,多聽古典音樂及到劇場看戲。每晚有舒緩音樂的播放才睡覺,經常在日間有共同看笑話的開心時刻。當然一齊聽音樂做舞蹈活動,及睡覺前給孩子講溫馨故事,特別是一些感情豐富的故事。這些活動對舒緩孩子壓力,情緒控制很有幫助。

 

環境對孩子情緒影響很大,家長必須注意

 

孩子會受成長環境,及周邊的人影響,而累積變成情緒化及脾氣猛烈。有些小朋友對於聲音的高低、輕重,有一些周邊物品質感的觸碰,有些對事情的激烈活動程度,有過敏反應。更有一些害怕陌生人,及拒絕生活節奏被打亂,而發極大脾氣。家長必須知道孩子的忍耐度及敏銳位置,設法防止此等環境在孩子身邊出現,直至孩子的忍受能力,慢慢加強。

 

當然如果不舒服情況真的出現,讓孩子情緒有嚴重反應,無論是痛哭,吵鬧或不禮貌對待別人。家長在安全情況下,可以先用舒緩態度安撫孩子,慢慢讓他的情緒獲得發洩,歸於平復。家長就可以與孩子慢慢交談,探討造成不快的原因。由於思考原因的動作,必然是一個左腦思維的理性行為,於是小朋友就會脫離右腦情感的操控。當孩子思考的時候,大致上都會讓他知道自己行為問題,錯在哪裏?之後,家長就可以與孩子討論,有沒有其他不發脾氣的選擇方案。當孩子自行想出新方法後,家長就鼓勵他們以後遇上相同情況時,可以用類似方法應對。經過慢慢累積,孩子的情緒自控能力就會加強。

 

規矩必須嚴格而溫柔地執行,情緒必須接納與疏導

 

從走路一刻開始就要向孩子定規矩,要溫柔而堅定地執行,就是犯錯的時候,在清楚說明後給予原諒。但當他們成功執行規則的時候,家長就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與讚賞,所有讚賞說詞都要具體,例如:書包執拾得準確,房間執拾得很整潔,兒歌唱得很好等等。父母的讚賞,永遠是孩子最大的禮物,家長千萬不要以物質作為獎勵,但物質不能太過缺乏,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是愛的表現,而不是因為任何事情的報酬。孩子對某樣事情的期待,最終期待與喜樂的結合,就會變成孩子樂觀的心態,如果期待永遠落空,孩子的情緒就會變成期待與憤怒的疊加,衍生出侵略行為。

成功感可以使孩子更自信,所以多些適合孩子能力的美勞活動很重要

劇場是角色行為的博物館,詳盡展示人們面對困難的表現

 

參與劇場表演、觀賞戲劇、遊戲、故事,是孩子建立同理心的良方。孩子從角色身上體會到他們如何面對危難、悲傷與困境,這些經驗都會給孩子借用。所以世界兒童劇界上充滿感情的正劇、悲劇更受歡迎。同理心是孩子變得善良的基石,也是人際成功的力量。解決孩子出現情緒的原因,而不是禁止情緖發生。家長身教最重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你對社會、公司及服務你們的人,太多過度抱怨及投訴,會使孩子誤解。我們要以寬恕作為家教,讓孩子看到你的正直、公義與善良。

 

遊戲:猜猜大家的喜愛

玩法:三人以上,各寫下十項喜愛的東西及活動。用輪流的方法,就是ABBCCA,如此類推,另外一人做評判。被猜的人要用動作或提示(說明外形、那裡找到、什麼時候出現、作用是什麼等等),給對方猜,猜對時兩位參與者同時都有一分。

目的:深刻知道家人的喜愛,享受共同完成事情的樂趣。

跟進:之後,可以改為猜猜-今週見到的東西,最怕的事情,優點及缺點等等。

 

環境、喜愛與文化是學習英語的關鍵

 

Q、在家居可以怎樣跟孩子學習英文?

 

學習外語的關鍵,就是環境是否適合、孩子是否喜愛,及對外語的英美文化是否接受。英文歌曲是很好的元素,通過一起唱,先唱熟,經喜愛後才分享字詞。歌曲使他們在友善環境接觸英語,並且因隨着音樂節拍的動作產生快樂因子,透過過程中古怪的世界,而喜歡英美文化。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有一首有關鯊魚的英語歌曲,十分受歡迎,因為他包括所有可以誘導孩子喜愛學習英語的元素。

 

家長要分析自己是能教、不能教及有教英語資歷中的那一類

 

家長不要介意自己的情況,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控制的背景及過去,大家情況不一樣是正常的,孩子學習英語的能力不一樣也是如此。接受自己的不同及特殊情況,作為教導孩子英語的方針,十分重要。

 

「能教」的家長,就是指家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就是沒有專業教授英語過程、步驟、階段與細節能力,這些家長危險最大。因為他們要求高,教學方法不當,容易在教導過程與孩子產生芥蒂與衝突。家長多講孩子程度適合的英語故事,不要替代學校老師,及改變老師的教學辦法,因為老師正在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英語的環境,而不是馬上教授英語。爸媽與孩子一起多唱英文兒歌,仿效有動作律動的錄像一起跳舞唱歌更佳。出外時,多趣味分享路牌、標誌及地點的英語名稱。親子一起在網絡及字典查找答案,家長不要心急馬上說明及解釋內容。我們要孩子學習的是查找過程,而不是馬上認識那個英文字詞的簡單背誦動作。

 

英文程度不佳的家長不要氣餒,這個不是你的問題

 

「不能教」的家長,只是因為過去環境的特殊情況,因而接受英語訓練的機會不高,這個是社會發展的正常情況,家長接受自己的限制便可以。陪伴孩子一同觀看英語錄像,及英文頻道一些給年輕人的節目,例如:超級無敵羊咩咩(Shaun the Sheep )(此節目Netflix YouTube 也可以收看),你的好學心態會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親子共學、共讀英語繪本,可以先看圖畫,分別猜故事內容,再用字典及翻譯軟件尋找答案。超市學英語也是一絕,用手機軟件協助便可以。多看英語頻道節目,特別是紀錄片,對大家都有幫助,特別是有關大自然及社會議題,有深度的英語影視作品。

 

因材施教,接受與體諒,是成功的關鍵

 

「有英語教學資歷」的家長,最容易出事的地方,是高估孩子的能力。瞭解孩子年齡應有程度,與天賦是關鍵。你的英語能力超強,代表你的遺傳更佳,可能是事實,但孩子需要學習的步驟,因為始終,英語不是他們的母語。共讀繪本,直到孩子可以回饋,向你講解故事內容為止,這就是時候他可以自行閱讀,這刻你只擔當「太子伴讀」的角色。

陪伴永遠是親子教養成功元素

之後,英語童話,兒童小說是進階選擇,但內容必須按孩子喜愛,而家長的陪伴很重要。陪伴的親密滿足感,可以借給他們的情緒,讓他們以為閱讀有此滿足感,於是特別喜歡閱讀。與孩子共同研究劇場的場刊、展覽及產品說明書,是學習英語很好的工具。幼兒可以考慮使用 Phonics 的學習系統,先以音節的趣味,歌曲與故事,建立孩子的學習情緒與環境。坊間有很多這些產品的選擇,學習「奧福」音樂,也是建立語言環境的一種良好方法。

 

因孩子的表現優劣才喜歡他們與否,不是愛

 

教導孩子、關心孩子,希望他們成材,是所有家長共同的願望,這個一點也沒有錯。但,我們愛孩子,應該不會是因為他們優劣表現,不會是因為他們成績出類拔萃。我們愛他們,希望他們幸福。我們希望,他們努力學習,也因此獲得未來的幸福。但如果,學習過程已經根本不開心與幸福,學習之後的大富大貴,所謂的幸福,又有什麼價值呢?成長過程,因你的愛已經幸福,這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

下一篇,與大家分享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及如何選擇繪本給你的孩子。

親子關係要用行動去證明

相關文章/連結

 好閉翳,玩乜好?(一) (疫情下升小急救班)

 好閉翳,玩乜好?(三) (疫情下內向孩子教養與繪本親子共讀自救)

 好閉翳,玩乜好?(四) (後疫情時期親子雞湯班)

好閉翳,玩乜好?(五) 後疫情時期,教養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