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嬰幼劇場創作過程的報告》 ——基於嬰幼兒劇場觀察員的視角:兒童發展心理學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文/陳岑(小恩)
文章以《怕怕很好玩》嬰幼劇場為例,在學前教育背景的嬰兒劇場觀察員的視角下,呈現香港本土嬰兒劇的創作實踐過程,從「嬰兒劇場學習、嬰兒劇場預創作、嬰兒劇的觀劇反饋」這三部分內容進行討論。
 
近年來國際兒童劇界中「嬰幼兒劇場」逐漸興起,在亞洲還尚在開發中,其服務對像是兩三歲以下甚至幾個月大的嬰兒,揉合戲劇、肢體、舞蹈、音樂、裝置藝術等跨媒介製作概念,為兒童劇場的美學及藝術性帶來全新的視野。由於嬰幼兒尚未成熟、不單無法以語言表達喜惡,更因成長階段、生理需要及個人的「氣質向度」的差異對劇場反應相距甚遠,一般家長難以拿捏嬰幼兒與劇場的關係,但同時家長是嬰幼兒藝術參與的決策者與照顧者,「嬰幼兒劇場」的服務對像似乎應擴展到嬰幼兒及成人。所以為家長觀眾提供更多理解劇場對他們的孩子的影響,將有助這一類新表演形式的成長及邁向更佳的發展空間。選擇從這一角度與嬰幼兒進行創作的藝術群體、劇場及藝術家們,如何有效的了解嬰幼兒及家長團體和劇場的關係是一個有效的創作切入點。
 
一、讓藝術家更了解服務對象的準備:  
在明日嬰幼兒劇場創作預備階段,嬰幼兒劇觀察員與藝術家們共同討論兩歲前對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在劇場裡有集中體現和有哪些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內容:如肢體、人際關係、語言發展和信息接收能力等。
 
通過實驗探尋嬰幼兒此發展階段所具備的能力、他們的需要和興趣點等方式,找到如何為還不能直接用語言表達喜好的嬰幼兒進行創作。
 
出生四周後的嬰兒,就已經開始學習了解生活的環境,他們的感官已經開始對光影、明暗、移動的物體有所反應,一歲的孩子已經初步擁有人類的基本能力:視覺、聽覺、大小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的情感識別,辨別母親的聲音。他們喜歡舉到手臂去抓勾懸掛在高處的物品,喜歡小物件而非大物件,喜歡在舞台上爬行並抓玩顏色鮮豔的玩具,喜歡躺在舞台或躺在媽媽的懷裡。
 
這些還不會用語言去表達自己感情與意思的嬰幼兒,已經在努力地使用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去表達自己。兒童發展的權威Arnold Gesell博士曾經提出1至12個月大的嬰幼兒都會 「以行動表現心智」。即他們的所思所想將透過用行動表現出來,例如︰爬行、摸東西、吃東西、笑、哭鬧、大叫,所以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就等於在了解他在想什麼。
 
過去幾十年的研究發現,嬰兒以一種協調和有目的的方式對與他們交往的人的交流表達做出反應(Bateson,1971;Stern,1985;Locke,1993;Beebe和Lachmann,2002)。嬰兒也表明他們意識到自己是「注意力中心」,換句話說,他們是針對他們的交際行為的焦點。他們也對這些交際行為背後不斷變化的情感狀態很敏感,他們有能力表達自己的動機和情感,他們善於交際,可以與他人溝通,並與他人共同構建社會互動。
 
挪威莫德大學學前教育劇場系暨(Theater For Early Years)劇團導演 Lise Hovs在2004年「一歲孩子的需要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主題研究成果中發現:在劇場中一歲的嬰幼兒感興趣的不是語言也不是劇情,而是「音樂和交流的方式」,這個結論使得他們發現了與嬰幼兒交流的「新語言」,也是目前嬰幼兒劇場藝術形式選擇最多的「現代舞、光影技術、韻律。」   
 
嬰兒不只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的交流表達,也不只是反射性的反應,而是在積極地、促進平等分享和「共同建構」的交流。嬰幼兒的社交不僅僅存在與家人之間的互動,還存在於與同伴、與不同的藝術形式的互動中,三歲前是嬰兒想像力最活躍的時候,藝術欣賞對這個年齡段的嬰幼兒的影響是非常有益且異常關鍵的,鑑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一般的都是20-30分鐘的演出,也會根據互動或沉浸式藝術裝置空間等形式的不同,有50分鐘甚至更長,由參與者自主決定參與時長的嬰幼兒劇場。
 
嬰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判斷是對周圍積極影響的回應。心理學家娜塔亞麗-戈索博士(Dr Nathalia Gjersoe)邀請9名不超過12個月的嬰兒,觀看一場特別的木偶劇,來觀察嬰兒是否會對好與壞的行為做出判斷。這部劇裡有「壞人」,也有「好人」:紅圓形木偶想爬上山,但討厭的藍方塊總會把它推下去,樂於助人的黃色三角木偶幫助他爬了上去。木偶劇結束,嬰兒需要做出一個決定,會選擇好的木偶?還是壞的木偶呢?所有的嬰兒都非常準確而迅速的選擇了行為被認可的木偶。即使是7個月大的嬰兒也毫不猶豫的選擇的樂於助人的黃色木偶。可見嬰兒不僅僅觀察到了形狀和顏色,當這些特徵確實構成了故事,嬰兒也確實區分了好壞並選擇了自己的喜好。娜塔亞麗-戈索博士認為這種負責的社會技巧是從某種感覺開始的,比起「他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更有可能是行為被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影響了。當看到有人被幫助,我們會感到開心,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會感到開心。從7個月開始,我們已經明白了:和好人在一起我們會更開心。這是學會信任他人的起點,也是健康社會的基礎。
 
二、收集更多資料的準備——寶寶藝術體驗工作坊
為了更好的幫助藝術家和嬰幼兒進行藝術創作,檢驗並收集更多的資料,明日開展了嬰幼兒親子實驗工作坊,工作坊選擇符合嬰幼兒發展的內容和形式帶領親子互動,畫面具,友善的朋友和不友善的朋友主題短劇體驗等。
 
在活動前,除了為嬰幼兒做了充分的準備,向嬰幼兒藝術參與的決策者與照顧者的家長,提供了一些關於理解劇場對的孩子的影響的內容,是家長在活動中更加明確自己的陪伴參與和觀察者的角色,並且邀請有學前教育背景且與藝術家一起學習過嬰兒劇場等觀察員,對整場活動中的大觀眾、小觀眾和藝術家做詳盡的觀察和記錄,並在活動結束後分享觀察內容。當我們知道嬰幼兒是通過與餘周圍的人建立聯繫來滿足學習世界的需要和興趣時,了解哪些是對嬰幼兒的主體間交流的發展起著一定積極作用的內容,和該從什麼角度進行觀察至關重要。
 
英國專門為幼兒和復雜殘疾兒童工作的油車劇院(Oily Cart Theatre)在2003-2004年間,進行了這樣一項小規模的嬰兒劇研究,研究基於對一些表演的詳細觀察,通過觀察結果的分析試圖找出使嬰兒能夠參與的劇場活動的「積極」特徵。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演員在作品結構鬆散的框架內,能夠敏感地做出反應,並與嬰兒進行對話,是作品成功的關鍵。父母或育兒從業者在支持孩子互動方面的作用是理解這個年齡階段的戲劇的核心。
 
並且從實驗得出以下五個條件:
 
1. 生理狀態的變化。觀察孩子們的興奮和警覺程度。
2. 嬰兒和照顧者的尋求動機。這些是嬰兒和照顧者的「耦合衝動」,通過組織他們的動作、集中註意力和引導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相互調適。
3. 對嬰兒興趣的激發。這對於學習新的交流方式是必要的。
4. 嬰兒和成人的4種依戀情緒。這些表達了對幸福的深情關懷或者快樂或痛苦的狀態。
5. 一個額外的陪伴動機。這鼓勵嬰兒和照顧者分享興趣,並在當前世界圍繞物體和事件的活動中獲得樂趣。
 
通過觀察和分享的方式,可以幫助家長對嬰兒劇場發生了什麼,劇場對孩子有哪些的影響有更加細緻的了解,嘗試帶著家長走出「我看懂了嗎?我的孩子看懂了嗎?」等「嬰幼兒劇場」迷霧。也使藝術家驗證自己在作品中的表達對內容和感受與第三方看到的感受是否有所不同。
 
嬰幼兒劇是通過使用嬰幼兒的「語言」去了解他們視角下的世界和認知世界的方式,藝術家在嘗試使用不同的方式去跟嬰幼兒學習更多他們的溝通方式,為了可以學到更多,嬰幼兒劇場不是要教會嬰幼兒知識技能,而是向他們一場成人鄭重其事的向他們請教的旅程。
 
寶寶藝術體驗工作坊親子工作坊一共進行了三場,月齡依次分別分佈在: 7-11個月 ,18-21個月,14-22個月, 在互動環節中,孩子們在表演空間中「互動參與」,這種參與的特點是更多的聲音交流和更多的動作。孩子們與藝術家和道具互動,他們模仿創意藝術家的動作,觀察他們如何使用道具,然後自己嘗試。孩子們更加自由地在空間中移動、發聲或和父母聊天交流,向父母提問、展示和指向不同事物。這些孩子有時會因新穎的物體或聲音而露出笑容。孩子們對創作過程的這一方面的反應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他們的依戀類型,事實上,進入表演空間類似於用來衡量依戀類型的不同情況。觀察中,有非常享受父母一起的遊戲互動的孩子,都表現出情緒穩定這一特性,也有一開始躲在在媽媽懷裡的寶寶,在一段時間的適應後走出媽媽懷抱,更有也稍有改變就不安、被家人放下就哭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要慢一點才能融入的寶寶,還有對聲音比較敏感,因為室內聲音較多而焦躁的寶寶。更有用肢體表達不滿,用語言、動作、對話、製造響聲引起注意力的寶寶,還有總是拿玩具給別人,喜歡看別人的臉,喜歡找尋發聲音來源的好奇寶寶。
 
 當劇情開始時,孩子們更加「專心致志」,主要表現是:情緒固執,身體靜止。注視的方向和他們身體的方向固定在戲劇性的動作上。在專注的參與中,孩子有時會隨著音樂節奏有節奏地移動身體,但他們的目光和方向仍然固定在表演上。當看到演員的玩具被扔的到處都是、報紙也被撕了,他們會共情演員而心理很難受,不知道該怎麼解決自己的揪心感受而哭泣。
 
活動結束時,父母對觀察員分享觀察到的內容時十分感興趣,他們可以看到寶寶們的舉動,一些事平時就有一些是平時沒有表現,聯繫到當時的場景的境遇中,家長清楚的看到了和感受到了寶寶舉動的原因,家長也會好奇這樣做是否有好壞優劣之分?家長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我家寶寶表現的怎麼樣?這樣的話是好的嗎?」可以感受到,能參與到劇場活動中的大多數的家長對寶寶日常的觀察和在劇場中寶寶表現出的行為較為相似,當符合預期時,家長更傾向尋求自我行為的肯定,當寶寶的行為出乎自己的預期時,家長更多表現的是對自己的質疑和對寶寶狀況的疑問。家長和孩子之間都很渴求一個可以相互翻譯溝通的「理解之橋」。
 
 三、嬰兒劇場《怕怕很好玩》的觀察報告
在對嬰幼兒劇場的學習中,感受到嬰幼兒劇場的目標不是成人能教孩子什麼,而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能向嬰兒學到什麼。
 
多數嬰幼兒劇或者兒童劇都是有著緩慢的節奏,舒展的肢體,有韻律的節奏,當我們放緩了肢體的幅度,降低了起伏的頻率,「從無意識肢體動作到有意識肢體動作」的發展學習過程中走過,就彷佛像嬰幼兒一般經歷著無數的模仿與嘗試。
 
於是嘗試將自身的經驗歸零,體會嬰幼兒的肢體活動範圍與狀態,成人似乎在以這樣進入嬰幼兒的角度,非常感性的體會到是這個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了「與人的交流方式」是嬰幼兒探索世界的旅程中最容易產生興趣的元素和以及能做到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嬰幼兒劇場是成人和孩子進行交流的場所。挪威莫德大學學前教育劇場劇團導演 Lise Hovs提到「必須是一個封閉作品,不為互動而互動」,嬰幼兒戲劇用它科學的手段和極大的藝術魅力,創建了一種安全、自在的環境,給予了寶寶們在陌生的環境裡獨立探索的勇氣,從寶寶們離開媽媽的懷抱走向陌生的環境開始,就是他們在戲劇的陪伴中當眾完成了一次獨立性的建立,一個成長的現場直播。
 
在充分向其他國家及地區學習嬰兒劇場知識的同時,思考在我們的土地上該如何跟適合我們自己的嬰幼兒劇場,學習我們該如何與我們本地的嬰幼兒在劇場內進行交流和溝通,那麼我們進行的實驗材料越多,發現的方式就會越多,我們可以從嬰幼兒身上學到的就越多。明日藝術教育的總監嬰幼兒劇《怕怕很好玩》的導演王添強,似乎就選擇了其中一個他最想和嬰幼兒進行交流的主題「情緒」和藝術家們喜歡和擅長的方式「肢體韻律」,希望從這個交流中得到家長、孩子以及藝術家的反饋。
 
以下為《怕怕很好玩》五場的觀察記錄,地點為荃灣大會堂
觀察一:1月5日,觀眾年齡:5-24個月 ,
觀察二:1月7日,觀眾年齡:K1-K2,3-4歲,保良局幼稚園
觀察三:1月7日,觀眾年齡:N1:2-3歲,保良局幼稚園,40個寶寶,40位家長
觀察四:1月8日,觀眾年齡:3-4歲,分別來自4個幼兒園,60個孩子,18個老師
觀察五:1月9日,觀眾年齡:2-3歲,幼稚園,50個孩子,13個老師
 
通過五場的觀察,可以看出︰
低齡場演出主要分佈在5-24個月的寶寶,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家長陪同,在開場前,幼兒在場內開始指指點點、走走晃晃熟悉環境,寶寶們在觀劇的50分鐘裡,對演員動作配合音效的反應最明顯,每次的「滴嘟」音效和演員的動作相配合時,最能調動寶寶們的聽覺和視覺,寶寶們都能在劇情的節點有相應的反應。但由於寶寶的注意力很短,很難長時間的關注演員,所以當有當演員間出現人際關係的劇情時或僅僅做動作或與其他原因有互動時,寶寶們沒有太多的注意,這也和3歲前的寶寶人際關係發展還有很多空間有關。有些劇中,經常會採用「多次重複同一動作」的方法重新抓回寶寶的注意力。
 
3歲以前的寶寶對演員的聲音和動作的配合更加敏感,除了音效、音樂與演員配合的反應作出相應的反應外,他們的反應也有更多不同的表現,有的小朋友會看看周圍的人,一起發笑表達這種細小的迎合舉動表現出看劇時被接納的需要。當演員有大肢體動作的時會非常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他們會看看別人,彷彿在為確保自己和別人都看到了同樣的一幕而感到安心。
 
2-4歲的寶寶觀看演出時,對演員之間的互動更加感興趣,他們會模仿演員的肢體動作、演員間的肢體互動還有身體的搖擺動作,他們會看看舞台的故事,再看看身後的爸爸媽媽,有時是確認他們在身邊的安全感,有時是帶著爸爸媽媽一起模仿劇中人的動作,這種藉由劇情和演繹而引發的和其他觀眾的互動更為自然,而且會一直延續到演出結束甚至是生活中。他們會慢慢和旁白的小伙伴,學著劇中演員的樣子,有節奏的搖擺腳和腿部,甚至當演員一起擊掌時,也找尋爸爸媽媽或通行的小伙伴一起拍手。
 
在《怕怕很好玩》的劇中,小朋友跟著演員的演繹和劇情的發展,所以每當有鈴聲出現,2歲前的的寶寶一般會發笑著肯定新元素的出現,3歲以上的寶寶會尋找聲音的源頭,隨著劇情的發展,小朋友逐漸接納了「鈴聲=可怕」的設定,當此時有鈴聲出現時,有的小朋友甚至想為舞台上的演員找到可怕聲音的源頭,有的小朋友就會一起捂上耳朵;再大一些的孩子,還會因為劇情的推進,對可怕的鈴聲從害怕到了解,有的站起來和演員一起跳躍和擊掌,有的激發原有的生活的經驗,希望為演員消除恐懼,大喊「接電話啊!」這種由於演員對環境的探索,找到的規則,觀眾接受後跟著故事的發展自然而然作出的反應,我認為是最自然最好的互動的。
 
在五場觀察中,3歲以上的寶寶都有共同的一點,就是坐在位置不同的孩子反應會比較一致的不同,正面的小朋友在看劇時的興奮度明顯高於兩側的小朋友,兩側的寶寶更多的是注視為主。其中最後一場又一個寶寶一直吸引著我的注意,她全程眉頭緊鎖,但非常的轉注目不轉睛,眼神一直鎖定在兩位演員的身上,有時甚至專注到發楞的情況,而且她的轉注很有趣,當一位演員做了什麼動作,她會馬上期待得看向另一個演員,當兩個人有了開心的互動時,她會淡淡的露出滿意的笑,眉眼間彷彿在說「看吧,我就知道」。
 
雖然成人的經驗很清楚鈴聲就是電話,但故事裡鈴聲到底會帶來什麼改變沒有人清楚,而且又沒有語言的隔閡,當未知的劇情出現時,家長和孩子的情緒被緊緊連在了一起。一位14個月的寶寶家長說,「沒想到在這麼多人的地方,他可以很放鬆,他對音效很感興趣,我能明顯的感覺到,他在緊張的時候會一直盯著演員看,並且使勁攥住我的手指,他放鬆的時候就靠在我的身上。」在安全的放鬆到情況下,家長跟孩子同一時間,同一空間,認真努力的去看懂的一個我們不了解的故事,共同經歷著情緒的改變。一位8個月的寶寶家長說,「看過劇後,我對孩子的行為有了更多的了解,明白了他家的一些舉動和反應」。他們時時刻刻處於在「試圖遠離未知帶來的恐懼,安撫自己害怕的情緒」和「對未知的事物欲罷不能」裡努力掙扎。我想,親子關係的建立不僅需要親近,也需要理解。
 
演出後對演員的採訪︰
1. 那些準備對你很有用?
2. 有沒有最初的想法有沒有改變?
3. 跟孩子工作有何最大不同?做了哪些改變?挑戰和收穫是那些?
 
演員Julianna說,多年的教學經驗,已經很熟悉如何與小朋友相處,互動部分在《怕怕很好玩》0-3歲的嬰兒劇中的互動不是很直接和可見,更多的是演員對觀眾的觀察,留意小朋友的反應,根據小朋友的反應而給出演出節奏頓點的反饋,整體還是專心地跟著腳本去做演繹。
 
另一位演員Nico說,做為演員之一,另一位演員如何看待小朋友會對她的演繹和本身句有很大影響,如果兩個演員對孩子的觀念很不同分歧很大,那麼演出的效果就不會好。至於在劇中與小朋友的互動,在課堂上做為活動老師會有很多的互動,那個互動是有目標的、有期待的、有評價的,互動的目的是要看小朋友有沒有達到老師設定的目標,但演出是沒有這個設定的,沒有要求說,互動就是要求觀眾一定要做到什麼樣子才算達標。在一場劇中,牽動小朋友的點可能每個人都不同,所以互動的也不需要要求孩子去達到某一標準。所以有的演員喜歡沒有「設定好的」互動,正因為這樣, 演出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意外的驚喜。因此,很多演員會更喜歡沒有預設的互動。
 
在嬰幼兒劇場的發展道路上,我們是剛剛起步的嬰幼兒,出於教育者的視角,總要不免俗的提出永恆的問題「嬰幼兒戲劇對嬰兒現實的可見作用是什麼?」挪威的嬰兒劇場導師Lisa在工作坊最後展示的未來研究方向似乎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如何基於哲學、情感和物質靈感來發展嬰幼兒戲劇?哪些即興創作方法會在調查情感影響的創作過程中產生效果?戲劇如何作用於小齡觀眾?我們使用的材料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作品和孩子們的參與的?」
 
在研究何種方式更加適合創作嬰幼兒戲劇的同時,研究創作的方式、作品的材料和對觀眾的作用。嬰幼兒戲劇場不是教授小觀眾,而一場向嬰幼兒請教的旅程,而Lisa老師的研究問題正是把這項學習任務落在我們的肩上。我想除了這些問題以外,基於亞洲文化下的嬰幼兒發展也是我們要思考的課題,發揮嬰幼兒劇的特性更好的作用於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文化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作品和孩子們的參與的?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問題。雖然我們的嬰兒劇場才剛剛起步,但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望向荊棘叢也是充滿期待又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