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偶藝術

現代戲偶起源與兒童劇的關係

       戲偶已經有上千年歷史,其中兩個有二千年,年年不絕歷史的國家,就是中國印度。中國自漢代就有歷史的記載。1983年,山東萊西地區漢墓出土機關木桶陪葬品,從木桶結構可以想像,可活動空間很大,作為表演的作用性,應該非常明顯。可惜國家並沒有進行分析木頭品種分析,在以上都木頭仿製,以此作為活動能力的測試,就可以百分百確定這是一個木偶,還是一個木桶。其他有上千年木偶歷史記載的國家,絕大部分都在亞洲地區。

       香港戲偶與傳統粵劇關係密不可分,戰前的酬神與廟會也有同台,二十世紀初年很多粵西來港粵劇表演藝人都會兼演人戲、偶戲。

       木偶皮影在全世界,都是由禮儀活動開始,嚴格一點來說,都是婚禮及喪禮的活動,再慢慢演變成宗教禮儀。所以,傳統上木偶皮影表演與宗教活動很難分割。西方宗教化木偶皮影的消失來自基督教的興起,亞洲木偶皮影的轉型,則因為現代化及西方化的出現。木偶品種,分題是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技木偶(執頭偶)、影子戲及手影。

       戲偶現代化與兒童劇是一個密不可分的事情,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奧匈帝國成為當時的歐洲第三大國,版圖橫跨多個民族地區由北邊的捷克到意大利北部及羅馬尼亞等,奧匈帝國以文化、藝術、音樂,見稱全世界。另一個當時非常重要的發展,就是對兒童教育的重視,於是專門有演戲給兒童的劇場,念頭由此產生。教育家與表演藝術家,在思索兒童最喜歡的是什麼品種的表演。他們發現街頭表演的面具藝人及木偶藝人,最受兒童歡迎。以木偶作為兒童的表演,就成為20世紀初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二十年代在今天捷克 Pilzen 就開始有專演兒童劇的劇場,兒童劇 Children Theatre 正式成為藝術的項目。偶戲終於找到觀眾的渠道,正式走上脫離傳統,現代化的道路。

       1991年,機構還是「佚名劇團」時代,訪問捷克中,明白戲偶的重要,於是成為機構主要風格,以戲偶、皮影表演的「兒童劇團」。

        戲偶不單是娛樂、藝術與傳承的舞台表演形式,對兒童教育及輔導也很有貢獻。

 

想認識更多戲偶知識 ?  戲偶小百科 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