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與同理心

文:王添強

同理心〈Empathy〉或稱同情心、共感等,就是運用經驗、理解力與想像力,嘗試置身他人「處境」或「位置」作思考,借此識別、理解和同情他人的感覺、情緒、思想及動機的能力,是處身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能力。透過「換位思考」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想法,才能站在他人角度理解與處理問題,有利溝通能力的發展,是人際關係交往能力建立重要元素。

 

換位思考是戲劇活動恆常訓練
戲劇活動需要恆常練習,投入不同性格、身份、位置、職業、年齡,對兒童「換位思考」的培訓很有幫助。「同理心」原本是嬰幼兒階段容易理解親人想法方便生活的本能隨着教育與生活,部分人會讓他的成長本能減退,也有得到保存或加強「同理心」可以發展成正面的性格,就是人際關係良好。讓年輕人能理解別人,願意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及服務大眾的一種積極品格。因為助人自助,自然生活助力增加。加上戲劇訓練,不是建立衝動及盲目去善待別人的年輕人,而是深知背後意圖及危險,有能力處理複雜人際之間的事情,所以更有助孩子未來生活成功。

 

成功的四個重要元素
我一直深信對兒童成長,有四個重要元素,分別為:堅忍能力、人際關係、因材施教及家長的教養態度。「同理心」的保存,及其正向發展對人際關係極為重要,一個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兒童,因為獲得同伴的支持,還有共事者的協助與配合,成功的機會大大增加。加上因為擁有群體生活的樂趣,所以每每在健康與情緒上,會獲得更大的正能量,人生更開懷,情緒普遍積極向上,辦事衝勁十足,成功的機會自然更高

 

同理心有助堅忍的建立
良好同理心的小朋友,由於會更加信任身旁的成人及制度,每每能夠培養出更好的「堅忍精神」,就是當刻的艱苦,去換取未來更幸福生活的一種正面想法。從「棉花糖心靈敲問」的近百年實驗結果顯示能夠堅持15分鐘在成人離開後仍然不吃棉花糖的小朋友,在未來學業、健康及事業上,成功機會都比吃掉棉花的小朋友。小朋友同理心的保存及發展,會讓他們更信任成人的承諾,因此堅忍精神更易建立
 
同理心也有利「因材施教」的發生
同理心除了人際關係及堅毅的貢獻,更重要是「因材施教」。理論上,因材施教的核心關鍵人物是家長,所以如果家長在成長過程中擁有很充沛的同理心,自然會瞭解孩子的需要及感受。同理心對孩子獲得因材施教又有什麼其他關係呢?因為,任何生活過程中,孩子成長過程會以同理心從別人身上發現不屬於自己的部份慢慢收窄對自己特殊性的瞭解,開始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能力與才華。同理心豐富的兒童,找到自己的獨特性的機會比較高。於是孩子就可以從中,把自己的才華表現出來,感動家長及老師。於是,成人讓孩子的特性得到施展機會會增加,成人願意給孩子教育環境作出遷就及配合的空間會擴展。

 

扮演不同角色都能增加同理心
戲劇活動少不免會扮演不同角色,扮演就是靠「表情」、「語言」、「動作」及「肢體動作」去呈現,能夠用這些元素去扮演角色,自然能夠觀察別人運用這些相同元素來表達的想法,對別人的「理解力」自然有所增加。不同遭遇對角色轉變的影響程度,都會讓我們對別人的想法,有不同高度的認識,認識越深入,同理心的訓練當然越豐富。

 

單一角色可以由不同人扮演
「教育劇劇」經常會讓單一角色由多人以不同角度、想法及經驗進行扮演,目的就是讓參與學生能夠明白,每一個角色的人生選擇,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出路,不單讓我們更容易瞭解不同人在相同環境下不同的想法,於是我們對別人的不同想法有更多容忍

 

教育戲劇的範式更有利同理心的建立
「定格畫面」時,學生會按照老師的提示,進行緊張關頭片段的凝固,凝固過程中參與者對這重要時刻中不同角色之間,有更多觀察與思考空間。加上「一句台詞」「思路追縱」,讓參與者及外圍觀察的學生,可以嘗試運用觀察及想像力,去思考角色的想法及行動,嘗試進入角色不同決定的思考。這些觀察角色的不同「選擇」的「經驗」,都會有利學生同理心的補充,及未來生活能力的增強。

 

角色轉換更能訓練學生「換位思考」
「角色交換」與「時空轉換」都在嘗試讓參與學生轉換扮演不同角色,不同空間及時間,不同環境下角色的想法改變,都會增加大家對角色想法「不同層次」的瞭解,對角色「不同角度」想法的猜測。學生扮演過程投入角色的時候,必須相信自己是真實的,而且還進行不同環境下行為改變的分析,學生自然對別人的瞭解會有更全面的掌握。「換位思考」的能力被激活,同理心更流暢

 

戲劇的想像力使同理心更活躍
「創造性戲劇」更會運用「想像力」進行角色扮演、結局創新,及情節改變的構想,這些構思必須要進入角色的思考邏輯,進行分析才能合乎情理,參與者自然對角色內心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這些對不同角色的理解,對別人想法感受與態度的猜想,不單增加同理心建立,更重要是可以適當建議别人作出改變,助人者自助,勝算自然更高

戲劇活動助長小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遊戲之間建立「同理心」的良好方法。而我深信同理心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同理心強大的孩子,因為知己知彼,未來成功的機會會有所增加,面對失敗的空間當然會相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