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捕手(四)--兒童劇創作與編劇技巧的啟示

文:王添強 16/3/2021

 

藝術家與孩子通過「全語言」的溝通,可以超越國界與語言

 

近年,無語言兒童劇成為發展潮流,而最初無語言興起,明顯是因為跨國市場的需要。自從柏林圍牆倒下,歐洲一體化思潮,趨向大同發展新方向,走的不是蘇聯霸權革命那一種,而是民主自由國家之間,嘗試打破邊界障礙,人民良性互動的融合。地球村觀念與共產國際的大國目標相似而不相同,一方是人民主動,另一方政府強行實施,一方用文化,一方用武力達成。歐洲各國人民為了達成目標,彼此平等、互惠合作,文化藝術交流成為重要手段及當時的潮流。

 

歐洲國家多,語言更多,要達成人民之間密切關係並不容易,學習別國語言外,其中一個最簡單直接的選擇,就是通過「無語言劇場」作為媒介,從兒童開始。所以,兒童戲劇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更為顯注。比利時、北歐及東歐人口不多的國家,最為支持及活潑,英語、法語及西班牙語系國家則比較保守。香港作為與兩岸語系不同的地域,或許無語言是我們必須思考及發展的路線。

 

近年「無語言劇場」在歐陸十分流行,這是意大利融合音樂與遊戲的兒童表演

 

其實兒童非語言表達與接受能力都很突出

 

當歐陸戲劇工作者把無語言帶回到本國表演時,發現本地孩子與外地的同樣雀躍,同樣感傷,反映十分相似,原來他們的心思意念這麼接近。藝術家通過觀察,發現無語言的表達,更能刺激孩子全感官的成長,更可以進一步刺激孩子「無語言」發展,效果比有台詞的作品對兒童更有作用。「無語言」的兒童劇以情感與感官連結表達內容,使兒童本身活潑語言,得到「存留」,並通過他們的思考獲得「重組」機會,於是孩子語言不單獲得學習機會,更獲得發展,使他們的語言更豐富。所以近年無語言節目,已經不再因誇地域市場需要而創作,特別是給六歲以下嬰兒及幼兒的作品,運用整體來表達,使孩子更深刻,已經是創作原意。

 

語言能力發展未完成,表達手法更綜合

 

幼小兒童語言未發展完成前,表達感動情與想法時都是表情、動作、肢體、空間與語境,這些稱為「全語言」的綜合方法,效果可能遠勝單純的語言運用。他們不單是「全語言」表達專家,更同時是「全語言」的接收專家。所以「無語言」戲劇對孩子而言,可接收的範圍與深度超出想像。無語言對孩子而言不是默劇,不是純粹認知溝通的「手語」,不是吸引眼球的「雜技」,不是為了逗笑的「小丑馬戲」,而是融合表情、動作、肢體、空間、戲偶、影子戲與語境的「全語言」戲劇。

 

嬰幼兒是「讀心神探」,他們以敏銳觀察去探索及思考

 

語言發展對兒童很重要,因為這是他們學習抽象知識的重要媒介。但當孩子掌握語言深度與闊度之前,支援孩子領略世界的方法,是他們全面觀察,全面表達的能力。所以「全語言」發展,也間接帶動「語言」進步。而大家更發現,嬰幼兒眼睛在能完全專注事情的一刻,語言還未發展之時,「全語言」系統已經開啟。孩子的「全語言」能力,其實都比成人強大,而且他們還是對付家長的「讀心神探」。

 

兒童戲劇的氣氛很重要

 

兒童能領會戲劇內容,不等於能回答家長的提問

 

很多家長在觀劇時候,以為孩子不明白當中內容,其實他們完全領受,怎至是理解及觀察到比成人更多,台詞沒有說明,而且需要深入思考的事物,他們都明白。只是他們不會用成人的語言,去回答家長的提問。或許,因為他們這刻還在思考及組織的時候,已經被家長搶著回答的內容與想法所壓抑。戲劇欣賞的時候,孩子思考過程之中,經會提出一些反射性自言自語,他們其實在問自己,不是尋求答案。

 

家長只需認同疑問,表示自己也需要思考。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孩子保留空間,去把當下經驗存檔,與過去及未來將會出現的事情,進行聯想。或把事物存留印象,成為孩子日後追尋答案的存疑殘留,啟發未來的答案。劇場中,產生即興反射性回答的問題,只會造成孩子膚淺的文化。這些劇場內可控的情緒發洩的問題,只是討好家長的商業行為,不是真正的語言及思考互動。為孩子好的劇團,不應這樣做,家長也不要收貨。

 

無語言戲劇也需要精密的文本創作

 

兒童小說與戲劇文本編寫之時,過去都已經提及,分實象、虛象及喻象,其實「無語言」,就是不單純依靠「說話」來溝通及表演的戲劇,也要有實象、虛象及喻象的鋪排。實象就是角色表情、動作、聲音與反應,去展示角色動機與故事情節發展的文字描述。虛象就是氣氛、空間、環境的描述,去刺激觀眾的想像。喻象就是象徵、比喻與聯想空間的創造。編劇就是把腦海的想像視野轉化成抽象文字,導演就是把文字世界轉化成舞台映像。所以,「無語言」戲劇除了有計劃地即興排練的方法外,其實很多時候需要文本去進行原創,才用演員與舞台空間把概念實踐出來。

 

無語言戲劇不是膚淺作品,其實一樣可以深刻感人

 

一百多年前,兒童劇藝開端,童話故事創作高峰,兒童教育及心理概念發展最熱鬧的時代及地域,不謀而合,極為相近,所以猜想這些都是同一生態環境下的產物。因思潮推動,開始要為兒童觀眾提供作品時,藝術家發展講故事、木偶及小丑喜劇最受孩子歡迎。所以很多歐陸朋友會推算,早期兒童戲劇應該由講故事表演、街頭木偶戲及面具小丑表演融匯而成。

 

介紹一個擁有講故事、影戲與小丑表演於一身的無語言戲劇《紙船》,這是一部即興排練的兒童戲劇,父親整天的生活,已經被公事的手機及電腦所控制,連女兒的生日都忘記。女兒則夢想爸爸與他一起摺紙船,在幻想的海洋世界航行。睡夢中,女兒踏上巨大的紙船,與爸爸及兔兔一起出發,到蠻荒小島及海洋世界中漫遊、探險。爸爸是否明白女兒的需要,及時放下他的公事手機呢?聽一下,劇中演員 Johnxon 的想法。

 

「紙船」是承載着親子之間幸福的象徵

「紙船」在土耳其藝術節演出,演員與觀眾溝通無阻

 

Johnxon 的講話

 

「無語言」兒童劇是很好的文化大使

 

《紙船》作為無語言戲劇,享有誇國界特質的優勢,自然更適合出訪海外。所以,2019 年三月,就有機會出訪土耳其,獲伊茲密爾國際木偶藝術節 (Izmir International Puppet Days) 邀請,在政府資助機票下參與藝術節的主板演出,與多國嘉賓通過交流,建立很好的友誼。而且讓各國更加認識香港的文化與社會。兒童劇與木偶劇的藝術節是音樂節以外,世界上最多的專題藝術節。「無語言」加上兒童劇自然是良好出訪策略,當然大家必須爭取主板上演而非「藝穗」邊緣,因為兩者之間交流機會相差很遠。在土耳其時,美國的專業面具表演導師 Sarah Brown ,藝術節期間每天共同看戲吃飯,有很多機會交流,對《紙船》有她個人的看法。

 

Sarah Brown 是美國的專業面具表演老師

 

美國專業面具表演導師 Sarah Brown講話

 

《紙船》片段

 

 

「無語言」比有語言更有力量

 

無語言可以表達內心不能言傳的意象,通過綜合刺激,任由兒童觀眾演繹,產生極為個人的情感。由於孩子與家長對家長的期望近似但效果各異,所以《紙船》中的爸爸略懂孩子需要的時候,不同觀眾就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會憶念與爸爸一起的甜蜜,有人會期望這是自己未來可能獲得的安慰,有人以此作為期望落空的投射。因為綜合感官刺激,觀眾各異的反應,表演形式的開放性及想像空間更自由,使訊息在觀眾心中有更個人化效果,「全語言」比有語言的戲劇更有力量。

 

「無語言」或「全語言」對幼兒作用很大,對嬰幼兒更有力量

 

嬰幼兒對事情是直接感官經驗,嬰幼兒以平靜、害怕與興奮的情緒去接觸世界,與感覺刺激互相交織,產生他們的認知經驗,對他們「全語言」的作用更大。嬰幼兒劇場多數會以五感出發,就是視、聽、觸、嗅、味覺。但作品不應在感官停滯不前,要刺激、補充及增進他們的認知,緊記嬰幼兒劇場不是 play group 。需要通過重複,漸進的方式呈現主題與內容,為他們存留美感印象,在未來產生作用。介紹一部嬰幼兒戲劇《怕怕很好玩》,這是精密計算,有文本預䅁編寫才開始排練「無語言」嬰幼兒劇。

 

嬰幼兒能安靜欣賞四十分鐘的「怕怕很好玩」

 

《怕怕很好玩》演出片段

 

平凡的事情,對嬰幼兒可能是重大衝擊

 

尋找、收藏、排列,原是嬰幼兒很日常的生活經驗,對於大人眼中很平淡的事情,原來是他們很大的樂趣與挑戰,當規律被打破,這些感覺對他們就產生重大衝擊。加上不認識的事情,與陌生人在他們面前出現,還有奇怪的聲音,未有試過的輕微受傷,都是孩子害怕的事情。如何把陌生人變成朋友,把不認識變成理解,把害怕,變成舒緩的力量,就是這劇的主題。並且啟發孩子可以通過互相幫助,互相支援,把害怕變成樂趣,治療傷痛與恐懼,於是害怕不再負面,而成為積極力量。不怕陌生,學會處理害怕情緒,孩子成長自然更理想。聽一下,我們嬰幼兒劇場研究員小恩的觀察與想法。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嬰幼兒劇場研究員小恩

 

 

兒童劇不是表演類型的共同體,乃是一種生態

 

兒童劇舞台,需要通過故事、情節讓孩子思考。通過角色的行為,讓孩子得到示範。通個整體情境,讓孩子獲得感動。運用角色發生的事情,及解決的辦法,安慰孩子面對難題波動的情緒,讓舞台成為孩子找到自己心聲的地方。只有二、三十年經驗的嬰幼兒劇場,在這方面還是停留在發展階段,還需要有很多研究才能知道每種方法對孩子的影響及效果。其實兒童劇亦都是一種新興的藝術生態,情況與其他傳統表演藝術類型,例如戲劇、舞蹈、歌劇的差別很大,兒童劇不是一種表現藝術品種的共同體,乃是一種生態環境的範圍。

 

兒童劇的前景與挑戰

 

因為兒童劇場不能太大,收入有限,控制成本、平衡預算,又不失藝術水平就是管理藝術。幾十年後觀眾依然不討厭,老生常談但依舊活潑可愛是藝術方向的成功。清楚自己原則,就是站穩兒童心理發展需要,對任何新生事物豁達而接納,是我們可以擁有未來的力量。對兒童的認識、尊重及對未來世界的洞察是生存關鍵。其實,喜歡自己,喜歡孩子,讓自己心中培養出一個兒童,以藝術家的睿智與心中年輕的兒童心境,永遠交織着作品感染兒童,就是我們重大挑戰。經常聽到兒童劇藝專家之間互相之間的談話,很強調研究、探索、交流、學習、整理這些關鍵詞。未來挑戰與發展應該如何,不如我們聽聽台灣朱曙明總監,一位從事兒童戲劇三十多年專家的看法。

 

高雄Dot Go 藝術節總監朱曙明,是台灣第一代兒童戲劇專家,這是一個受歡迎的「非政府組織」藝術節

 

台灣高雄 Dot Go 藝術節總監朱曙明

 

因為尊重兒童,所以研究、探索、交流、學習、整理,在兒童劇界永不止息

 

大家一定疑問,專業不是這些藝術家已經是擁有心得,駕輕就熟,完全把藝術控制在股掌之上嗎?對其他藝術生態環境來講,這可能是事實,對兒童劇來說,由於主要年輕觀眾層及他們的社會環境會不斷變化,加上對兒童的科學未能完全充分解答疑問。兒童腦部發育,智能成長的情況,認知的方法,心理發展對人格狀態的影響,與世界接觸的種種氣質、情緒對性格建立的互動,日新月異,所知的事情越多而產生的新疑問更大。所以在世界上很多著名兒童劇的計劃,都會把生產兒童劇作為一種研究方向,與研究組別兒童進行磋商,慢慢組織成為經典的表演。

 

加拿大法語區的 Suzanne Lebeau ,作為一個從事兒童劇藝近半個世紀,影響力遍及世界上法語地區及加拿大文學界,還有世界兒童戲劇界的大師,近二、三十年每一次有新意念從事創作,都會與學校合作,就是在目標觀眾年齡層進行研究,並且會延伸向此年齡層的以上及以下的孩子,進行深入的分析與徵求意見,明確知道此故事、人物及情節的表現是否適合兒童。每一部劇首演之前進行試演,吸收兒童的意見進行修訂,這些對兒童的尊重,可能是在香港擁有自己的專屬兒童劇場之後,必須開始思考及執行的情況。

 

兒童戲劇對孩子的影響,關鍵是「數量」,因為只要多剌激,作用才明顯。兒童劇場在世界各地正越來越受重視,大家加油

 

未來兒童劇藝要探索的題目真的很多

 

未來還有很多探索題目,包括:演員全知,還是觀眾全知的問題,在兒童劇如何發生,作用的差異?兒童劇的創作原則與概念發展?主題與手法的尋覓?還有場地的設計趨勢?經營手法上產業與藝術互動的影響與突破?還有香港兒童劇的過去與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與分析?兒童劇場的培訓應否在大專課程中出現?專業劇場教育及資助應否涵蓋兒童劇,成為獨立門類?兒童劇是否會成獨立表演藝術類別,如果不是一種單一表演品種,只是相同生態範圍,如何界定這狀態,資助與評論應該如何發展?政府的態度,兒童戲劇藝術業界的社會責任等等。

 

兒童戲劇對孩子的影響,關鍵是「數量」,因為只要多剌激,作用才明顯。兒童劇場在世界各地正越來越受重視,大家加油

 

文化是世界進步的重要力量,兒童劇及木偶戲是柴火及助燃劑

 

非語言、本地化及國際化,是當年東歐戲劇舞台,應對蘇聯霸權損害的強大武器,通過非語言的隱喻,使誇國孩子明白訊息,通過本地化讓社會向心力強大,通過文化交流達成國際化的影響,取長補短建立更優秀的文化。當年蘇聯因冷戰被西方圍堵,東歐成為他們唯一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與訊息的窗戶,所以蘇聯沒有辦法不去讓東歐某些地區,擁有某程度上的自由與開放,兒童戲劇正扮演這窗口的重要角色。因為國際文化交流不單改變東歐,也改變俄國,建立今天的國際形勢。兒童劇是推動未來文化發展,及人民質素的重要力量。

 

兒童戲劇對孩子的影響,關鍵是「數量」,因為只要多剌激,作用才明顯。兒童劇場在世界各地正越來越受重視,大家加油

 

因此,文化力量是東歐人民慢慢消磨蘇聯強大的經濟與政治侵略的強大武器。因為東歐各國的堅持,建立一個強大文化基礎,使蘇聯的武力強權倒下。每四年一度在布拉格舉行的國際舞台美術及建築展覽(PQ),是窺探東歐文化強盛的機會。兒童劇及木偶戲,也是他們建立強勢文化元素的強大推動力,是這力量的柴火及助燃劑,有機會參與東歐各地的藝術節,也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期望,三月二十及二十一日,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位的「國際兒童劇場日」及「世界木偶日」,帶孩子參與劇場,讓兒童擁有權利欣賞劇場之同時,發展香港強大文化力量。兒童劇藝發展,明顯對香港未來文化及社會十分重要,特別在「無語言」及「全語言」的創作方面,大家必須加油。因為兒童戲劇對孩子影響的關鍵是「數量」。

 

兒童劇藝是一個尊重兒童藝術權利的生態環境

 

兒童劇場不是教室。兒童劇劇本不是教科書。兒童劇演員不是家長,只是與兒童同理心分享的伙伴,一起接受感動故事與角色的洗禮。同理心是本能,實、虛、喻象是技巧。家長、老師、兒童劇藝術家,他們都是兒童身、心、靈的導師。大部份同業都同意,兒童劇不應該是獨立的品種( Art form),趨向表演形式的單一化。但追求孩子需要,瞭解他們關心的題目,讓孩子在當中擁有他們的情感,讓孩子在欣賞每個演出時有改變生命的自由思考空間。劇場不是接受成人訓話的地方,而是尊重孩子享受舞台藝術熏陶的地方,兒童劇場應該是我們業界與兒童共同的藝術生態環境( Art environment)。

兒童戲劇對孩子的影響,關鍵是「數量」,因為只要多剌激,作用才明顯。兒童劇場在世界各地正越來越受重視,大家加油

 

相關文章/連結

 兒童劇捕手(一)--兒童劇創作與編劇技巧的啟示

 兒童劇捕手(二)--兒童劇創作與編劇技巧的啟示

 兒童劇捕手(三)--兒童劇創作與編劇技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