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怕怕很好玩”論述嬰幼兒劇場藝術》 ——嬰幼兒看得懂戲劇嗎?他們需要劇場嗎?(上)

[文:王添強]  8/2/2020

嬰幼兒劇場常從其年齡段的關鍵“感覺”與“知覺”角度入手,給零至兩歲的孩子直接觀感的刺激,以戲劇化的畫面、聲音的方式呈現,嬰幼兒面對的刺激而引發不同的反應,使得其同理心及反射行為的出現。讓家長現場觀察孩子面對事情的反應行為,從中判斷他們的性格特質與發展程度。經藝術家精心設計與編排,讓孩子獲得在日常生活較少接觸的感觀,例如:視、聽、觸覺的衝擊,加上故事、角色遭遇與即興互動遊戲,使尚未能說話的孩子做出明顯的反應。家長可以透過觀察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的差異,了解到他們的喜好、害怕、厭惡,及智能行為成熟的程度。

耶魯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權威 Arnold Gesell 博士曾經在 The Maturational Theory of child development 中提到“嬰幼兒都是以直接行動表現心中想法”,意思是嬰幼兒的所思所想是透過行動直接表現出來,產生情緒及反應行動。因為戲劇氣氛所產生的感覺與刺激明顯,清楚反映出不同兒童氣質的特性,家長從旁觀察孩子現場的一舉一動,看到自己孩子與別人孩子的反應差異,對比不同小朋友就能瞭解他們的氣質及猜測他們在想什麽。若家長能瞭解自己孩子的成長速度,便不用擔心因為錯誤評估而感到恐慌和焦慮,當家長越放鬆,孩子的成長越自如。這正是嬰幼兒能夠參與劇場,嬰幼兒需要劇場的主要原因。

五感刺激是嬰幼兒劇常用刺激手段

五感刺激是嬰幼兒在認知能力發展成熟前的最佳的觀能刺激。視、聽、觸、嗅、味覺是他們最好的成長發育及智能發展媒介。其中,視覺與聽覺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有利吸納認知能力的刺激與成長發展。觸覺對幼兒腦部前後場之間的傳播與起連結作用,可以使刺激轉化成記憶與認知,而味覺與嗅覺最能使幼兒把認知的東西作深度儲存。理論上,如果家長每天都用五感來刺激及感染零至兩歲的嬰兒,必定能使他們認知與智能有更深層次發展。所以,五感的確是嬰兒幼兒發育的重要媒介,轉換到舞臺的情況又會如何呢?

五感中的味覺與嗅覺,由於衛生情況,劇場環境控制問題,應用在劇場差不多是不太可能。失去味覺與嗅覺,五感配合及五感認知轉化成長期記憶便失去了最佳途經。沒有了味覺與嗅覺的刺激,有沒有其他更優質的辦法替補?如何處理呢?原來,聽覺與面部誇張表情對嬰幼兒刺激明顯,清澈的高音敲撃樂器聲音,與演員誇大而緩慢大動作,及臉部改變,都給孩子產生思考凝固,讓他們停下來去尋索、分析。這刻嬰幼兒就會由右腦的情緒模式,轉向成理性思考的左腦,進入冷靜觀察、分析思考狀態。感性衝擊就轉化成理性認知,左右腦協調行為使長期記憶系統啟動,效果與嗅覺、味覺相近。

“視覺衝擊"及“互動遊戲”與理性互動面向不同氣質的嬰幼兒

零至兩歲小朋友有三種氣質,就是平靜、恐懼及興奮,這是他們面對事物產生不同的反應行為。恐懼氣質的兒童在劇場當中,多數會與父母擁抱在一起,半偷看半眼神逃避下很少直接參與。興奮的孩子會離開父母進入演區與演員互動。平靜的孩子會在旁邊冷眼旁觀,三種氣質的孩子看劇時各有不同的表現。

表面上平靜的孩子是最好的觀眾,但我們沒有保證他們在過程當中有真正投入,產生同理心及情緒反應,還只是以第三者身份在現場出現,而沒有真正的參與。所以,最佳的方法是讓他們擁有感性的衝擊,產生感染及衝動之後,才冷靜下來思考及接受當中的內容,這才是真正平靜獲得感染的意義。

“視覺衝擊"及“互動遊戲”永遠是最容易引起孩子專注力第一扇門,這就是為什麽大部份的嬰幼兒劇場都喜歡用大量燈光與投影,及各種拋球、互動、模仿及傳遞物件等遊戲,想辦法去吸引嬰幼兒的眼球及參與。但,關鍵是表演是否收放自如。因為如果嬰幼兒沒有遊戲興奮後平靜下來欣賞內容的機會,沒有給孩子深刻記憶內容,劇場就只會變成一個“遊樂場”。如果,只讓孩子身體參與互動,但沒有身、心、靈的感染與衝擊,舞臺表演就只是一個“親子班”。

如何使容易興奮的嬰幼兒不至於與演員互動過分高漲,影響表演的流程,如何能使恐懼的孩子放鬆警戒,吸引他們從偷看變成直接參與,又如何使平靜的小朋友在戲劇中抽離大家,這就是嬰幼兒劇場重要的技術及藝術所在。視覺、遊戲與聲音、大動作的交叉運用,應該是嬰幼兒劇場讓所有氣質孩子都能產生戲劇效果的表演節奏。所以無論興奮、平靜與恐懼的孩子,如果都能夠通過舞臺刺激,直接參與、產生同理心及反應,之後由感性右腦回歸理性左腦的平靜,這樣的嬰幼兒劇場就是最成功的表演。

空間與視覺畫面的刺激

清脆敲擊樂器及原始民族的部落的鳴叫,都是很好的聽覺刺激,好像電擊一樣直接吸引孩子注意,通過對聲音的尋覓使他們馬上轉換成理性思維模式,這種奇妙的效果屢次在嬰幼兒劇場中產生。視覺刺激會讓嬰幼兒產生好奇心,使他們進行探索,聽覺衝擊就會使孩子安靜下來。兩者交叉運用,就能夠產生探索、好奇與安靜、思考之間的互動與平衡。近年,世界各地很多嬰幼兒戲劇都會采取視覺模式後出現聽覺模式,交叉運用的方法,來產生有助成長的戲劇效果。

單純的視覺效果只會帶來衝擊,沒有帶來意義,所以近年在視覺衝擊上,都帶來使嬰幼兒心動的內容,通過光影所產生的圖像讓小朋友與真實世界作出對比,也包括用視覺畫面去呈現孩子的回憶,例如:嬰兒時陽光從窗簾曬入所產生的隱約效果,或許是在母體裏面子宮生活的面貌,都在喚醒孩子的胎印的記憶。空間與視覺畫面正想要產生一種恍似神殿的效果,目的就是要讓小朋友通過這些象徵意象,建立一種難忘的敬畏印象。

刺激同理心的戲劇氣氛及互動行為

零至兩歲的嬰幼兒基於生存人階關係的需要,都會刻意關懷別人的感受,其實不一定人性本善,而是知道關懷別人,幫助別人會為自己帶來更多良好關係。於是乎面對角色在演出時所出現的衝突,面對他們的困難與需要,都會十分牽動嬰幼兒觀眾的心,這種感情牽動對於平靜、恐懼及興奮孩子的情緒衝擊一樣巨大,所以找到能夠讓所有嬰幼兒投入的情緒,將會是牽動所有觀眾注意情節發展的重要契機,而這種同理心狀態是家長與幼兒一樣的,所以就會產生更強大的累積滾動情緒,有助舞臺所產生的情感氣場。

嬰幼兒成長的階段心理發展需要

零至一歲最重要是安全感,世界的美好新事物感覺對他們又實在重要,如何在安全舒適下進行探索。一歲左右,最重要是刺激他們好奇心,與陌生事物,害怕之間取得平衡發展。月齡再大一點,嬰幼兒會因為“想做的事”與“做得到的事”有落差,而失落及焦躁不安,產生情緒。如何建立安全環境之下,讓嬰幼兒可以有足夠的新鮮事物可以接觸及探索,並且從中獲得想做與做得到之間的平衡,更重要是從中明白其他同齡人士對此情況發生的反應,劇場如能捕捉這些關鍵感覺,嬰幼兒觀眾就能產生共鳴,就有利刺激他們成長。

為什麽在家可以完成的教育,要興師動眾地搬到舞臺?

這個問題可能是大部份家長及社會人士共同的疑問,過去有很多專家認為,只要好好守住家庭親子教育,把以上所有養分從家庭中給予孩子教育自然就能成功。問題是當今社會人口眾多,需要集中制度全力去培養人才,統一管理及集體進行的學校教育體制已經固定及被接受,成為社會其一分子必須選擇學校教育的策略,這種教育行為的優點是能夠集中及統一培訓年青人,缺點就是年青人三歲以上的培養比較缺乏個性。如何能兩者兼得地實施,就是家長及早知道自己孩子的特質,因材施教按孩子所需的發展進行補充栽培。而嬰幼兒戲劇舞臺的最大特質,正是通過藝術活動刺激,讓家長在人群去發掘自己孩子的特質。所以,嬰幼兒劇場不單是一個純粹感染他們個人成長的藝術地方,而是一個刺激他們個性得到啟蒙的教育空間。

儀式化與觀眾人數限制

很多人都喜歡用原始部落土著與幼兒的心理狀態作比較,他們在面對陌生事物與及周邊發生事情的心理狀態極為近似,意思就是他們會從一些象徵性的動作,去掩蓋他們對於不知名事物的恐懼,這些帶有象徵性質的動作,就是原始部落土著的禮儀,所以很多嬰幼兒劇場都比較傾向以儀式化的動作進行,通過這樣產生象徵效果。由於儀式化在嬰幼兒劇場的需要,所以發展出誇大、放大而緩慢的優美動作。加上因為觀眾群的生理需要必須低聲,放慢腳步與能量,所以每場可以覆蓋的人數十分有限,二十個家庭左右是嬰幼兒劇場的慣常人數,因為這是演員在聲音及空間能力操控範圍,而又能有足夠的不同類型孩子給家長作為參考。

所以,充分利用五感中的視、聽、觸覺互相交叉衝擊,面部表情變化與誇大動作,光影中勾起胎兒及嬰兒發育初段的記憶,大膽而平常難有出現的視覺衝擊引發小朋友的好奇,遊戲化的互動,儀式化的優美動作,角色衝突與矛盾片段引發同理心的建立,模仿詩歌以情緒節奏結連,模仿祭祀儀式層層深入帶領觀眾通往核心內容的聖殿,而非一般戲劇的故事情節連貫與矛盾的手段,可覆蓋而不太少的觀眾人數,可能就成了嬰幼兒劇場可以參考的標準。

《從“怕怕很好玩”論述嬰幼兒劇場藝術》 ——嬰幼兒看得懂戲劇嗎?他們需要劇場嗎?(下)

~歡迎友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