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測「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加減內容的一個玩笑

文:王添強 16/10/2020

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覽更新工程,引來諸多猜測,坊間一些朋友推算是一個「去殖」的動作,十月十九日大限之前,不如一起來開個玩笑,共同猜測一下展覽什麼地方可加、可減,打一個「牙骹戰」,好使大家參觀更有熱情。這個週末,你與家人是否有興趣,一睹展覽改變前的最後面貌,大家猜測一下未來展覽的改變及發展趨勢。看看是否如坊間朋友所預料,是「去殖」行動的一部份,還是一個華麗轉身,更能散發異彩的設想。

由2001開始,「常設展覽」已經與我們共渡近二十個年頭,當年跟隨幼稚園來參觀的小朋友可能已經大學畢業。未知當年第一次參觀的你,印象如何。當年我女兒是少年人,反叛時期的她,參觀後沒有反感,證明展覽還是不錯。雖然有點虛幻,似主題公園,但以當年水平,比對今天的囍貼街,海洋公園的香港街頭,還是技勝一籌。更新是因為欠缺什麼,必須補上一筆?還是什麼太多,必須刪減一下呢?不如我們共同猜想一下,每一展區的加減,等待重新開放後,一起引證一下各自的估計是對是錯。我們就逐一從展覽內容每一展區,一一猜測,開個玩笑。


從遠古入手,一般都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習慣策略

八個原有展區以時代區分,由遠致近

「自然生態環境」是進入展覽的第一個區域,作為迎門相遇第一個印象其實非常重要。一般群眾未必能就一片片冰冷的石頭與照片,就能對香港寶貴生態環境及歷史充滿熱情。世界上大部份自然歷史博物館,都有勇猛恐龍或巨大猛獸標本看守門戶,連台灣也是如此,可惜香港一直找不到任何恐龍痕跡,使人失落。這個部分在更新過程,我猜測會縮小一點或改變一下,以便展覽吸引力加強。

或許,讓我幻想一下,提出愚蠢的展覽設計,以石頭圖案併合的大型屏幕隧道,加上大型的香港立體水晶地圖,以電子科技串聯,按那一個石頭的按鈕,立體地圖就會有燈光指示,想深入理解的人士,更可以通過手機獲得資料。於是,好奇心強的一般群眾與遊客,從隧道走過電子版的石群,得到一種巨大的震撼,而有專業發展需要的學生,也可以得到香港地質知識的深入認識。一方面節省空間,也為群眾帶來入門的驚喜。當然,二十年前,科技未必能做到,這刻的更新是否可以顧及,不得而知。「自然生態環境」這部分我猜測會有重大改變。

考古力量不足,遺跡每每是意外

「史前時期的香港」的古人類群居生活模型與背景畫,其實水平不錯,可惜與「歷代發展-從漢朝到清朝」,兩個區域交雜,而香港李鄭屋古墓發掘的過程,與廣州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複製品之間,又沒有兩地關係更清晰的描述,容易使人混淆。或許,馬頭圍宋朝遺跡的發掘工作,可以填補空白。樂見歷史博物館研究動態正進行「考古視野中的香港歷史文化」與「明清時期海洋世界中的香港地區」,可以想像這個與中原社會關係的更新部分與加強,應該是未來歷史博物館重點。從任何角度思考,以後與中原關係的先民遺跡,相信絕對不會像土瓜灣地鐵沿線發展的古井般,幾乎被地鐵趕工理由而埋沒。因為這些將會是劇本中重要的消失環節。因政治正確的想法,我猜測這部分應該會增強。


史前的考古力度不足,先民模式效果其實不錯

史前的考古力度不足,先民模式效果其實不錯

香港原居民生活面貌是否應該放「文化博物館」

「香港民俗生活」部份一直是參觀人士打卡的熱點,特別是香港境外遊客,可惜二十年前非物質遺產的確認,沒有今天的完善。今天,這個部份應該以非物質遺產為主,不過話要轉回來,為什麼這個部份不改放在「文化博物館」呢?以前文化博物館與香港歷史博物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部門,隸屬兩個不同的議局,今天兩館管理當局已合二為一,這個充滿打卡熱點的展覽,應該放在「文化博物館」去增加人氣與支持度。我膽子大一點,猜測這部分會大幅修改,騰出空間,讓歷史展覽部份可以大大增強。


漁民生活是香港重要的民俗部份

民族感情與歷史傷痛不宜加減

「鴉片戰爭與香港的割讓」是關乎民族興衰感情,是歷史傷痛矛盾的高危題目,多一點悲慘讓人覺得矯情,多一點悲壯又解釋不到要割讓的因由。現在幾支大炮,一尊高大威猛的李鴻章像,及南京條約的副本,冷靜理性而符合史實,應該是最少投訴,最為安全的構思。以丁新豹前館長的江湖經驗,作為顧問之首,應該不會讓舊同事難堪,遭受網民的圍攻。我猜測這部分應該是保持最完整的一部份,大家不用擔心。


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

百年香江其實也曾輝煌,並且對中原貢獻良多

「香港開埠及早期發展」的殖民地地建築及海港面貌一直是內地遊客的打卡位置,有點像澳門的議事廳前地,因為近年內地很多帶有殖民地色彩的地方,都成為遊客熱門的觀光點,從廈門的鼓浪嶼,到武漢的英式大街,都盡量恢復原貌,對外開放,成為遊客爭相拍照留念,購物觀光的好地方。清末民初的中國重要人物,其實都有在香港生活的足跡,可供發表的內容甚多。


開埠初期的香港,其實十分精彩

坊間有人覺得「去殖」是今次博物館更新的主軸,我有不同想法,從博物館進行「香港葡裔社群文物徵集」、「舊社區新面貌,華洋雜處的油麻地與尖沙咀」及「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的香港社會民生」的研究行動。我的意見認為,這部分不但不會減弱,反而會加強,並且會就殖民地華洋雜處,不同族群之間的奮鬥,南北行華商對香港貢獻的事情去落墨,對沖英國人對香港發展的功勞。一方面使打卡位更有說服力,劇本更為完整。


鄉郊生活一直是大家打卡點

鄉郊生活一直是大家打卡點

日佔時期的苦難,過去太輕描淡寫

日佔時期在過去展覽當中,確是着墨很少的部份,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這個關乎與鄰近地區的感情,也關乎盟軍勇敢抵抗的事蹟,未必是各方所樂見的畫面。心水清的人都會發現展覽只有受降的簽署重點,而缺少日佔苦難,盟軍登陸,戰後重建,日軍在高等法院被審訊的部分,猜想因為盟軍各方軍隊登港,勝利巡遊的軍旗畫面,未必是部分人士能承受得了。但,從另一角度,按「海防博物館」講述有關「東江游擊隊」拯救英軍情報人員逃往內地,並安全撤離遠赴澳洲,使盟軍掌握重要反攻情報,讓我們與世界各族人民在生死關頭站在同一戰線的事跡。加上館方正研究「香港萄裔軍民在二次大戰的生活情況」,我猜測這部分展覽應該加強,只是描述的角度會更為多元化。


二戰內容十分單薄

二戰內容十分單薄

現代城市化香港描述太過貧瘠

但從博物館正在研究的多個題目「從香港電影看1930至1990的香港社會民生」、「荃灣葵涌青衣地區研究」、「李鄭屋徙置區歷史研究」、「戰後香港足球歷史研究」、「20世紀華人眾生相」、「新九龍及新界地區發展面貌」,都可以想像館方與我們普通市民的想法沒有差異,「現代香港與回歸」這個部分的確不足,猜測應該會全力增強,才能配合今天的社會氣氛。


現代香港的城市似乎有點古老

現代香港的城市似乎有點古老

現代香港的城市似乎有點古老

現代香港的城市似乎有點古老

現代香港的城市似乎有點古老

現代香港的城市似乎有點古老

現代香港的城市似乎有點古老

特別當館方有「節慶今昔」及「愛在瘟疫蔓延時」的研究項目,我猜測「回歸」成為劇本的高潮,但不是尾聲。留下觀眾餘韻的情感連結,應該是香港節慶的今昔,回歸後的繁榮,大坑火龍,長洲太平清醮的歡樂。與休戚與共,合力戰勝「沙士」的偉大事蹟。

猜測一下,只是遊戲一番,猜對可以飲杯自 High ,猜錯就怪自己眼光欠準,苦酒一杯。在此約定大家馬上動身,再次參觀展覽,共同猜測加減內容,日後展覽重開,在我的專欄發表猜測的答案,勝者炫耀一番。在疫情低迷的日子,尋找可供共同愉悅的一些點子。


麒麟與包山一直吸引

粵劇是重要本地風格的表演

杖頭木偶與粵劇同源,三十年代香港與湛江藝人交往甚密,不單有野台,還會進入劇場演出

南獅應該是香港共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