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天氣不似預期(一)藝術團隊經營與應變

文:王添強 26/10/2021

九十年代「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已經建立感情豐富,搞笑多變的兒童劇風格

 

天氣不似預期,四日之內連貫掛了兩次八號風球,刷新香港一個紀錄。使這片土地通常都只在午夜掛上風球,晨早下波大家就可以跨過樹木上班的傳統,多了一份大家期待多年的喜悅。但如果你是劇場工作者,團隊舞台作品預備了近三個多月快要面對觀眾的緊張關頭,遇上兩次八號風球,就完全不是滋味,兩個颱風接力吹襲,情況就使人非常沮喪,也充滿挑戰。有一些同期舞台演出,面對八號風球下的週六取消,馬上改在星期日連續演出四場,值得大家佩服。


颱風襲港是香港市民夏季經常會遇上的狀況

風雨不似預期

藝術團隊都要有周全緊密的計劃,但人算總不如天算,應變就是力量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的「踏謡童」在第一個八號風球掛起,就喪失了星期六一整天的寶貴最後排練,要改變安排,讓製作隊伍入台前加班在星期日排練。對後台工作人員損失了一個寶貴休息日,不是好事,因為入台後,他們將會幾乎三個星期連續衝刺,缺乏休息空間。更淒慘的是幾天之後的第二個八號風球,正在我們在劇場技術排練的一天。團隊如何預先作出準備,加快速度壓縮前期工作,預留更多時間,如何保持團隊溝通與互相鼓勵,讓大家一起有一個齊心的應變預備,笑一下就捱過困難,成為藝團優劣的關鍵。


「踏謠童」的演出

借機與大家分享一下很少人討論的題目-藝團經營

風暴期間在家整理文件,看到十多年前在演藝學院通識學科 Part-time 教「藝團經營」的資料,加上今次風球起落,各表演藝團的應變措施大顯身手之際,借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劇場製作的行政與籌備情況。把我從如何嚴密長遠計劃,到面對意外產生時的 Plan B 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使更多朋友可以瞭解專業舞台行業的運作,讓有興趣的年輕人加入我們的行列。在此強調,專業舞台工作者不能像一班熱血沸騰的業餘人士,為興趣做一個  Show ,可以碰盡一切精力,筋疲力盡也在所不惜。因為這樣我們的職業生涯,將會短暫而不長久,我們是要一生一世服侍觀眾與舞台的專業人士。


颱風「山竹」過後,市民如「小紅帽」般穿越樹林上班的狼狽情況

藝團成敗,依靠就是「藝術風格」的建立,及對此風格支持的數量

藝術團隊首要的藝術行政工作,就是建立自己獨特風格,由於香港表演團隊一般都是藝團與場地分開經營管理,所以風格一般都圍繞表演手法與表達內容。風格被群眾肯定及接受,就是一個藝術單位在江湖位置的被確立,沒有認同,一切都只是多費唇舌。風格根據好幾個元素,首先是自身藝術表現的優勢,例如:7A 以編劇創作的力量;愛麗斯使用一些西方偏鋒作品而能引起時代話題,使觀眾認同而耀眼;五感對嬰幼兒感官刺激而吸引家長;偶有街作是現代戲偶的追求與呈現,使人充滿夢想實現的憧憬;鄧樹榮則是身體、語言、性別的探索;CCDC 一個當代二字已經吃盡四方飯,加上當年會址舞蹈班,當然天下無敵。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當然就是戲偶兒童劇,努力接觸香港兒童心底的感動。


風格確立,但可以慢慢適應社會而作出調整,是藝團成敗關鍵

風格要與社會變化同步調整

「風格」一般由「藝術總監」帶領團隊摸索而成,按照藝團的「優、劣、危、機」而開展,當然有一些歷史久遠的藝團,會按團隊發展需要,或在總監離休後,招聘繼承人進行風格的延續及再發展,其中香港話劇團及中英劇團就是例子,當然也有藝團在總監一離任或不幸過世,藝團馬上失去社會地位。這些離任與繼續,每每使一個藝團產生變數及危機。如果更換太頻繁,或前任離開得太突然,或新接任能力不似預期,水準下滑,藝團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當然也有新繼承者使藝團脫胎換骨的案例。藝團擁有風格之後,遇上環境改變就會變得困難,而且嘗試要有很強的冒險精神,所以能有風格,並要能不斷滿足觀眾口味的改變,調節內容與社會同步,將會是我們的最大挑戰。


韓戰、越戰,所有外圍環境及人口變遷也影響文化藝術經營

風格以外,一個藝團持續獲得發展就靠「觀眾」

第二個影響一個藝團規劃、經營及發展的元素,就是觀眾與支持者,只有風格而沒有支持者,一切表演事業都是空談。大家都一定知道戲劇可以只是純粹藝術活動,而劇場必須擁有觀眾,就算是資助制度下,完善如歐陸國家也好,只是資助給觀眾,以減低票價,不是包養藝術家。大家試想一下,香港730多萬人口,百份之一是你的觀眾就有七萬多,每年看你的製作一次,每張票150元,加起來已經有「過千萬」票房。問題是如何找到這百份一的人,又如何可以有空間容納他們。如何讓演出對觀眾除了「社交」及「時尚」之外,產生「慰藉心靈」,「刺激情緒」,並且更可以「反思生活」的種種,引發「共鳴」,如何建立一群「受你感動」的「支持者」,就成為藝團成敗關鍵。


九十年代演藝學院全職時與學生及其作品前留影

東歐計劃經濟也包括計劃文化

所以,很少藝團能滿足所有觀眾,他們的年齡、階層、地域都會造成影響,因此藝團都要考慮觀眾在那裡。當年東歐各國,以四十萬居民為一個文化藝術區域的單位,就規劃興建一座兒童藝術劇院,十分一人口成為觀眾就有四萬,而不計算家長,一般社會兒童就差不多是人口十分一。兒童劇場大部份都是二百個座位左右,四萬人應該就是二百場演出,加上排練時間,這個安排相當於一個劇場的演出能力上限,所以證明他們是有用統計學的管理辦法,其他表演種類也有差不多安排。香港現時最有劇場觀眾風格的是油麻地戲院、西九戲曲中心及新光戲院,期望未來其他劇場,越來越就地區不同的環境,向藝術風格發展。

社會渴望西方時尚生活的一種複製與追求

現今很多香港劇團都要巡迴各區的劇場辛苦地演出,這樣其實對風格的確立,與受眾的建立,一點幫助也沒有。香港文化官員及委員經常掛在咀邊的話,就是只要是好節目「去到邊」都受歡迎。其實這並不真實,只因為「香港藝術節」過去的經驗,請來的「海外節目」都是在世界各地受歡迎的作品,自然包容性比較強,加上藝團與作品本身已經是經典,所以觀眾都是「慕名而來」,當然可「去到邊」都受歡迎啦!而香港話劇團、管弦樂團及芭蕾舞團主要演繹歐美經典為主。而舞台演出,正配合七、八、九十年代社會渴望西方時尚生活的追求。年輕人都會把舞台表演,作為涉獵西方文化的窗口,去複製一種夢似西方文化生活的追求心態。


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在「佚名劇團」年代已經參與香港藝術節

香港當年觀眾,也曾只集中在中環及灣仔的「金三角」

當年,中英劇團是最有創意成份的藝團,中英劇團其實也是第一個駐場藝團,因為他們當時的會址就在灣仔的藝術中心,也重點在此演出,是八十年代建構觀眾與劇團風格關係最成功的藝團。當年文化界中有一個說法叫「文化金三角」,就是以藝術中心、演藝學院及香港大會堂的劇場、博物館、展覽廳組成的文化藝術興盛地段,應該算是「香港第一個文娛藝術區」,所以藝團都爭先恐後地在此表演、展覽、研討,此地區有吸引觀眾的力量,所以越多藝團參與,有作品、有觀眾,自然柴火更旺。(抱歉,補充一下我沒有把「進念二十面體」放進創意藝團範圍,因為我個人覺得他們只是製造爭議,而不是充滿創意。)


中英劇團八十年初的成員

香港「文化金三角」光芒已經暗淡,但各區的文化網絡似乎未有成效

時移世易,十多年前開始,香港中產已經一年會去日本旅遊一、兩次的日子,歐美各地以至南、北極都不乏香港人足跡的時候,舞台再不是扮演這個打開國際窗口的角色。居民追尋自己身份的認同,探索香港文化的本質與底蘊,思考歷史發展的因由,成為二十一世紀舞台觀眾期望值。康樂文化事務署各區場地的夥伴計劃,使各個地區的劇場開始建構自己的觀眾群及風格,原本是一個適當時期的最佳解決方案,可惜受着各種的限制,而不能深化探討觀眾與場地的關係。社會發展,香港文化金三角失去光芒,各地區藝術發展又缺乏衝擊,沒有發揮多元的網絡效應,可以配合發揮的空間。


文化金三角-香港大會堂、藝術中心及演藝學院

觀眾接受程度除了個別口味,「主體」社會的氣氛也很重要

觀眾口味普遍也受社會「主體」的發展傾向所影響,例如七十年代香港政府支持及發展專業舞台事業,不從普遍受歡迎的粵劇入手,而趨向支持各種「來路」藝術,沒有太多基礎也優先發展管弦樂、芭蕾舞、話劇、現代舞,如果不是因為市政局有民選成份可能中樂及中國舞也不會出現。因為「主體」社會需要建立一種類國際化的印象,市民又普遍比較喜歡西方的事物,所以香港藝術節、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芭蕾舞團及善演翻譯劇的香港話劇團獲得青萊。所以「主體」社會需要會影響供求,「主體」的價值與環境趨勢會影響觀眾口味。改革開放前期的二、三十年,港產電影、電視劇集、小說、藝人、演唱會在內地受到支持與歡迎,也不是因為政府推動,加上人民渴望走上現代化的社會「主體」意識所導致。


九十年代繁華的香港社會與電影偶像,可惜政府沒有對應的文化政策

文化事業因通俗與高雅之間的拉力而輝煌

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通俗文化,主體價值就是娛樂,是居民在高度搵食壓力下暫時的逃避。而高雅文化發展,特別是舞台及視覺藝術則是扮演仰慕西方情懷的安慰劑。兩者成為文化拉力的兩端,互相平衡香港當時的文化藝術發展,使文化擁有活力。回歸前,香港已經進入小康世界,這個前後二十年通俗文化主體世界,就是年輕人如何在專業當中壓抑自己的個人夢想,高雅文化特色就是自我的放任。於是年輕藝團就開展出現非常極端的個人主義風格,與別不同獨特的人生經歷成為賣點,海潮的沙畫經過年月的洗禮而突出正是很好的例子。


九十年代「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已經建立感情豐富,搞笑多變的兒童劇風格

政府沒有處理人民參與藝術活動的訴求

更為有趣的就是成年人參與很多年輕時夢寐以求參與的活動,大量粵劇、粵曲及中國舞的普及藝術教育,如雨後春筍地安插在各區之中。這二十年,居民的文化在壓抑自我及放任自我中進行拉力,使文化充滿生機。可惜政府部門與各級議會沒有研究,缺乏這種意識,沒有辦法就主體社會的情況,大力發展文化藝術。未來主體文化是什麼?是與內地的融合嗎?文化藝術界如何找到國際視野及保存香港特色,能與融合之間的平衡,將可能是本地文化發展變得更有動力的機遇。這就是我們藝術工作者的探索與責任。


白白放過粵劇的黃金歲月

「潮流」會使藝術興隆,也會因口味改變而哀落

當然,觀眾的口味也會受到「潮流」左右,一些領導潮流的作品會獲得巨大支持,例如八十年及二千年左右,分別有浩彩製作及詹瑞文在藝術中心的演出,充滿「粗口」的舞台劇,黃子華在「紅館」的「棟篤笑」,還有當年羅文、汪明荃、歐陽佩珊在「利舞台」的音樂劇,潮流不單會令作品異軍突起,還會造成觀眾口味的改變。就以「粗口」為例,過去偶一為之在舞台已經引起巨大震動,現在很多舞台劇基本上「粗口」基本是連珠炮發,如機關槍掃射一樣。劇團創作風格的時候,是順水推舟,還是逆水行舟,就要看下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環境」變化來決定。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文化藝術都會受著「外圍環境」及「內在情況」所左右

社會「環境」會有所變化,五、六十年代是一個亞洲動盪難民的避風港,寄居於此掙扎求存。六十年中後期開始的三十年,是工業飛躍成長的年代。中英談判到回歸前後,是香港與內地認識、接軌、合作、互補的年代,香港由製造業邁向財經中心。中國加入世貿後,香港就成為內地融資,簽約與法律、會計的金融服務中心。由內戰、韓戰到越戰,89年內地嚴重政治危機到世貿協定簽署,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到中美貿易戰、兩岸危機、移民潮,及各種禁運都影響著香港的環境。作為中華大地的國際城市,世界各地的每個變化,內部地區發展的需要,人囗結構的改變,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們藝術文化界的處境,觀眾的想法與需要,也明顯因環境改變時而有所不同。


藝團如何找到你的百份之一人口

兩個市政局是表面上沒有「文化政策」的政策

回歸香港政府有兩個「部分公民投票參與」的議會,就是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積極扮演間接文化政策的推動角色,兩個市政局會按彼此環境、人口及階層的特質,進行互補、競爭、合作。市政局發展歷史、科學及藝術的博物館,區域市政局則建立民俗博物館。市政局以香港大會堂及文化中心為軸心圈養大型藝團,配合海外著名藝術家作招徠。而區域市政局則集中資助本土藝術小型團隊,以荃灣、沙田、屯門大會堂為串聯,以新市鎮居民為服務對象。


兩個市政局

香港一直沒有一個「有計劃」的「文化政策」,放任是否就是我們的政策呢?

回歸後,新界與市區生活開始接近,經濟發展轉移,居住分散但以金融業發展的經濟,使工作地點更加集中在中環一帶。交通運輸便捷的需要激增,另外對居住社區生活獨特的新形勢,已經擺在眼前,影響整體文化藝術佈局。可惜政府不單沒有回應,努力把中環灣仔與尖沙咀變成文化基地,一個維港文娛藝術區,新界地區每一個場地發展個性成為地區藝術核心。反其道而行取消兩個市政局,以一個部門官辦藝術,使文化藝術更累贅,社區生活的獨特性完全被忽略。於是中央交通擁擠帶來觀眾赴約不便的現象,地區藝術又沒有與地區結聯的威力得到發展,群眾藝術沒有引導向正面發展機會,出現大量屯門公園唱歌群組的問題,全部藝術文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來一個西九文娛藝術區,於是龍頭分散,連領導力量也失去。龍頭不成,尾大不掉。

未來香港變數更多,藝術行政與經營能力正在考驗我們

或許,回歸時,政府願意聽從「文化界聯席會議」的建議,由兩個市政局,改為合併十八區區議會,變成五個選舉與委任混合區域議會,按獨特環境集中發展藝術文化及康樂,不是十八區這麼細小,也不是兩個市政局這麼龐大,更放棄被民生小事綁架。資源夠大到可以辦出色的藝術作品,也不會變成壟斷的發展,五個區域議會各自發展自己的龍頭文化項目,香港文化藝術或許會因獨特風格的建立,而獲得突破。

下一篇與大家分享「藝團經營」的執行與應變

大家或許開始知道藝術經營、策劃、行政工作的範圍,是如何廣闊及繁重。下一篇文章與大家如何務實地執行,就是「劇季」的制定方針與原則,「劇目」的開發與籌備,「緊急應變措施」如何對不似預期的困難,工作人員「能力加強與培訓」與「作品實驗意義」如何幫助藝團可以新陳代謝,永遠能配合社會未來的需要。


風雨不會沒了期,颱風不單吹香港,也影響台灣

藝術文化發展可能不像你的預期,關鍵是「全城在變遷,不減你是你」

藝團經營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在變幻才是永恆的世代,一切取決於藝團經營及應變能力。就以方皓玟填詞、原唱歌曲《假使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的歌詞互相勉勵:假使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仍懷著一顆謙卑,來面對不安的天氣,風雨不會沒了期,終於會等到夢寐。…才明白不要放棄,沈住愛反復的心理,風雨不會沒了期,終於會等到夢寐,全城在變遷,不減你是你,我的心中有著你。

經營藝團就是不斷適應「環境」、「口味」、「觀眾」組成的改變,只是藝術服務社會的初心不變,細水長流。

 

#兒童劇
#劇場經營
#踏謡童
#文化金三角

 

相關文章/連結

假若天氣不似預期(二)藝術團隊經營與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