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家居親子遊戲之一 (四至八歲兒童組別)
[文:王添強]  15/2/2020
 
1、傳球接龍
與孩子相隔一段距離坐在地上,家長或孩子選出一個主題,或由孩子抽籤一個主題。拋接一個經過消毒清洗的小皮球,接球的一方,就要說出一樣與主題有關的物件或事情,一路互相傳球,直至有一方不能接上為止,就重新開始新的主題。贏的一方便有一分, 記錄在大紙上。
例如:學校、餐廳、地球、運動等主題。
 
溫馨提示: 家長不需要過分快速回答問題,盡量延遲一兩秒,讓小朋友從你身上學習在回答時進行思考一下的習慣。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需要計算總分,儘量讓小朋友優勝領先的時候來計算總分,讓小朋友擁有贏的感覺。
當孩子落後分數的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想一下,有什麼主題他們會比較容易贏取分數。
 
2、玩具防疫大使
家長與小朋友共同「玩」清潔玩具遊戲。真實的清潔,但以「玩」的心情去完成。共同清洗所有塑膠表面的及金屬表面的玩具。家長可以選擇一首兒歌,一邊唱一邊清洗,唱完一首歌完成清潔一個玩具。用稀釋漂白水的清潔劑,及全套保護裝備包括口罩、手套。
而清洗過程要定出一個準則,並且是大家預先合作寫出或畫出來來掛在牆上,例如全部表面都清潔一次,再用清水清潔一次。成功完成清潔一件玩具給孩子一個由家長親手做的獎狀,最重要要寫出被清潔玩具的名稱,獎狀可以很細少,好像名片一樣這麼大小就可以了,貼在當眼處。
而毛及布玩具則親子合作放洗衣機加有洗衣的彩漂清洗。把所有玩具清潔完成後,平均放在五個盒子裏面,鼓勵小朋友每一日輪流玩一盒玩具。
向小朋友講述根據專家意見,病毒殘留在物件上邊,最多只能夠維持四日,所以清潔好的玩具如果放在盒子裏五日的話,病毒就會消失。每日只取一盒玩具來玩,之後又再清潔放好,明天再取另外一盒玩具來玩,如此類推。
所以,孩子平均分在盒裏面的玩具是什麼就非常重要,要小朋友好好學習分配不同的玩具,及計劃自己生活的能力。並要把每盒玩具的名稱寫在盒面,把盒子分成1至5號以作識別。
 
溫馨提示:家長不是要孩子真正參與清潔,乃是鼓勵小朋友學習清潔的過程,家長盡量要放慢動作,讓小朋友模仿清潔的動作,以邊唱邊做趣味增加他們清潔的動力。還要在過程當中,訓練他們戴口罩、穿手套等防備裝備,讓學生準備好未來的發展。當小朋友習慣穿穿戴保護衣物之後,他們對保護衣物就會不會產生太大的害怕。
為了不浪費保護衣物,家長可以抹火酒來消毒清洗,由於不會真正戶外使用,所以基本上幾套,分幾天輪流使用便可以,可以減少浪費。因為不會出門,所以口罩及保護衣物則用此方法,如果出門的保護衣物則不可用此辦法。
其實。小朋友是非常之喜歡做家務的,所以做家務是其中一種最好的親子遊戲。這是一個又真實、又充滿玩味的遊戲。
在此之後,可以鼓勵小朋友把五分三至四的玩具送給別人,因為他們開始發現,只要有五份一玩具加上父母。就已經足夠他們快樂一天。
 
3、同類物件大狩獵
家長及孩子各自有自己的一個小盒子,要在家中搜集各種物件,一件一件清潔消毒之後放在盒子。當中,唯一條件就是一定要講出每件物件與上一件放進盒子物件的關聯性。
 
溫馨提示:家長不需要太過強調標準答案,只需要孩子講出他們中間的關係。那怕這關係是穿鑿附會及十分牽強,目的是鼓勵學生思考當中邏輯關係,夠膽說出理由。
 
4、食物雕塑家
當清潔遊戲完潔之後,換上新鮮的口罩及圍裙,製作食物的遊戲,馬上可以開始。
餃子及湯圓雕塑正正就是最吸引兒童的遊戲。家長可以首先教小朋友做基本的餃子及湯圓粉團、餡料的方法及配方。再進一步鼓勵小朋友發揮創意製作,創作屬於他們的不同造型的餃子及湯圓。大小、方圓、厚薄、幾何,不同動物造型,汽車、飛機全部都可以?
 
溫馨提示:製作食物固然重要,核心是讓小朋友通過搓麵粉,去創作不同的造型。通過這個過程,把造型藝術與家務活動混合在一起,使小朋友學習以創意解決生活問題。切記要講求衛生及不能浪費。
 
5、故事偵探記事薄
前言:
講故事-從來都是家居生活最好的親子活動,小朋友如果喜歡聽故事,就算再同一本書講上數遍,他們亦不會嫌煩悶, 所以養成講故事習慣,非常重要。
零到兩歲小朋友一般會有三種氣質,就是平靜、恐懼、及興奮,氣質一直會延伸至四歲,四歲開始氣質與性格就會比較偏向受其他小朋友影響。
恐懼的小朋友就是需要媽媽擁抱,很害怕離開,甚至連爸爸也害怕,這些小朋友在大概一歲開始,家長就可以與孩子講故事,關鍵就是爸爸媽媽一定要擁抱着孩子講故事,他們需要的就是親暱的感覺,讓他們產生安全感滿足感。
平靜的小朋友,家長可以講一些很有戲劇化的故事,但要注意小朋友會有一種疏離感,愛理不理的感覺,家長不要緊張,只需要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如果他們間中投入、關注,你就是成功。
興奮的小朋友,家長要把書中的故事熟練,用最快的速度、簡短與他講述,之後出示書本,純粹就是回憶你講過的故事。
 
內容:
有了講故事習慣,家長到四歲的時候就可以順利開展講故事活動。養成講故事對孩子邏輯及語文發展很有幫助,是家長在上小學前重要的任務。之前,平靜的小朋友到四歲多講感情故事,恐懼的小朋友則多講冒險故事,興奮的小朋友多講理性、解困故事。
當我們講故事的時候,不但只是純粹講故事,我們可以開始把當中的角色單獨強調出來。例如我們關注灰姑娘裏面的「後母」,與小朋友一起討論她為什麼這樣做,他下一步將會如何,當灰姑娘在舞會中與王子跳舞的時候,她心情如何?當灰姑娘做家務的時候他的想法如何?為什麼會這樣?她面部表情如何?想說什麼?於是故事中的配角人物,或者是對立角色,都有好豐富的立體感覺。
家長與小朋友用「偵探記事簿」,把這些人物通過繪圖及寫文字方法,記載在記事薄上。家長可以與小朋友合作,把這些配角人物或反面人物發展成一個獨立故事,講述他們為什麼會變成今天的這樣,又或者如何改正,變成受小朋友喜愛的正面人物。
 
溫馨提示:我們不是單純為小朋友成為大作家而努力。這個遊戲活動關鍵的學習就是邏輯,故事前因後果的探索就是最佳邏輯思維的養成,對孩子的科學精神很有幫助。
四到六歲,以至八歲的小朋友,他們在語言敏感期。這一刻他們有一個奇怪習慣,就是很喜歡用語言去傷害別人,嘗試體驗自己詞鋒的利害。所以訓練他們在這個時候,無傷大雅的環境來亂講說話,可以使我們更瞭解他們,家長日後才可以慢慢調教孩子的說話的習慣,邁向積極、正面的方向。
「偵探記事簿」是四歲到八歲兒童重要的生活配備。買一本非常精美的小冊子,給他把所有不明白的東西,在家長協助他寫上去、收藏起來,不是馬上找到答案,家長也不要馬上給他解答,是給他保存疑問,慢慢自行找出答案。
有了強烈的好奇心小朋友,才會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學問的關鍵在「問」,問的關鍵在「好奇」。
 
6、單字接龍
講故事習慣養成後小朋友對於故事情節與角色能力會很明顯,有了這些能力,我們就可以與小朋友玩故事接龍。一人一句輪流,慢慢把一個故事創作出來,有了故事接龍的經驗,我們就可以玩「單字接龍」。這個遊戲是每人只可以講一個字,慢慢合作串聯成句子,甚至是一個故事。
 
溫馨提示:家長在接龍的時候不要表現出太快,接龍時等候1秒到2秒,以便讓小朋友感到家長與自己也同樣的情況。
 
7、小桌乒乓球
家長在廳中放一張小椅子或小桌子,取出乒乓球拍及乒乓球。家長與小朋友各在一方。玩法是用球拍打乒乓球,打向小椅子或小桌上反彈給對方。把球打到小桌子或小兒子上是最重要的,任何一方球不能打進小桌子或小椅子上就輸1分。
把球向對方進行拋接,對小肌肉運動練習是屬於比較低水平的,把球打到小桌子或小椅子上再反彈的控制,是小肌肉的運用比較高水平的學習,小朋友手眼協調和的訓練更有幫助。
 
溫馨提示:這是一個「練習」不是「考驗」,我們只需要鼓勵小朋友。當他們任何一次成功的時候,家長就表現出非常興奮。讓他們有很高的成就感便可以,不需要為小朋友失敗而感到頹喪。
 
8、家居大自然
書本及紀錄片是小朋友在長假期與家長家居活動的重要良拌,無論任何時候都非常適合。
家長可以多放映大自然的紀錄片,讓小朋友在這刻通過電視螢光幕,觀賞到大自然的美麗。這個時候小朋友,可能會要求出外活動的渴望。家長就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告訴他們疫情不能出外的事實,目的是要他們明白人生是充滿限制,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家長這刻「轉化」小朋友的心態,提議共同合作在家居去創造大自然,可以在客廳把某些地方發展成森林,用繪畫、用剪貼、用玩具堆砌的辦法去創造樹木。把房間中央空曠的地方發展成一個池塘,繪畫不同的水中生物剪貼放在其中。當然也可以發展城堡、太空及高山。
溫馨提示:家長刻意引發小朋友的慾望。並且嘗試通過「轉化」把慾望轉化成另外一種滿足,通過創造改變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這是小朋友學習在社會集體生活上,如何把自己的慾望與達成慾望的方法,尋找到適當「轉化」的途徑。
 
9、傳遞密碼
三個人玩的遊戲,首先是四至八歲的小朋友在中間,家長向小朋友耳邊講述一段預先寫在紙條的句子,最初句子最好在十個字左右。之後,小朋友向第三位朋友耳邊講述,看看與紙條有什麼分別,差不多準確就算贏,有一分,並且全家必須要歡呼讚美。最後,改由另一人成人在中間負責傳遞密碼。
傳遞句子最好是由詩詞開始,之後可以是流行歌詞、新聞標題,最後是家居安全及要注意的事情。
 
溫馨提示:所有句子,家長可以在網上尋找。復述語言是這個年齡段重要的練習。家長們不要太緊張,開始之時差不多準確便可以,不需要絕對準確,慢慢加強標準。加強的時候要預先說明,大家同意我們已經進步,不如我們要絕對準確才有分。
全家為優勝者歡呼吶喊,是遊戲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因為目標就是希望小朋友能夠順利復述別人的說語,並且從中得到成功感及滿足感。慢慢可以把歡呼吶喊改為有設計的口號?最好這個口號,與家庭的姓名及名字有關,與家鄉及居住環境有關係也可以。
 
10、旁述默劇
家長可以選擇動作比較多的繪本,一邊唸內容,小朋友一邊做動作。之後,可以請小朋友唸出繪本的文字讓家長做動作。小朋友如果不能閱讀所有文字,不要緊張,可以由小朋友看圖自己創作句子,家長不要太過緊張是否按照繪本的原意,因為遊戲目的是在聆聽之後能馬上回應動作,不是準確講故事的能力。
之後,可以改為唸詩詞或唸新聞。當然即興說一些故事亦可以,也可以家庭中有兩至三個人一起接龍說故事,一人按故事做動作。
例子: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1、有一天,小鼴鼠從地下伸出頭來,開心地迎著陽光說:哇!天氣真好!
2、突然,一條長長地像香腸似的嗯嗯,正好掉在小鼴鼠的頭上
3、小鼴鼠生氣的大叫:是誰的嗯嗯掉在我的頭上?
4、突然有個影子閃過。
5、小鼴鼠看不清楚到底是誰?
6、這時,一隻鴿子飛過來
7、小鼴鼠問她:是不是你的嗯嗯掉在我的頭上?
8、小鴿子說:不是我的!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9、於是小鼴鼠又跑去問:馬先生,是不是你的嗯嗯掉在我頭上。
10、吃草的馬先生說:不是我的嗯嗯!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11、小鼴鼠又跑去問山羊:是不是你的嗯嗯掉在我的頭上!
12、剛剛睡醒的山羊打著哈欠說:不是我的,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13、這時候,有兩個小傢伙從遠處飛了過來。
14、小鼴鼠想:啊哈,我知道誰可以幫助我了。
15、他興奮地跑去問蒼蠅:到底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16、蒼蠅戳了一下他頭上的嗯嗯立刻說:哈哈,太簡單了,這是一坨狗大便。
17、小鼴鼠怒氣沖沖的找到了那條大狗,
18、大狗正在打瞌睡,小鼴鼠爬到了它的屋頂上。
19、噗嗤一聲,一顆小小的黑黑的嗯嗯掉下了大狗的鼻子上。
20、小鼴鼠又得意的鑽回了洞里安心地睡覺去了。
 
溫馨提示:家長願意跟從孩子說什麼,都願意做動作,是遊戲重要舉措,證明家長是願意聆聽指令之後,轉化成動作。遊戲不是訓練聽話或者聽指令,是訓練聆聽後,轉化成動作這個轉化能力,因為轉化能力正是創意解困能力的重要訓練。
樂於合作及樂於配合是這個遊戲的精髓,可以增加親子關係。語言與動作的配合,正是小朋友左右腦協調的訓練。
 
11、看圖講故事
家長收集一些新聞照片,繪本圖畫,或不同風俗文化的圖片,也可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經典名畫,請小朋友看圖之後創作自己的故事。故事可以與原有的畫面一點關係也沒有,主要是希望小朋友可以用他的幻想,去創造一個自己的故事,創造角色,建立故事情節前因後果的邏輯關係。當然,輪流由家長進行看圖作故事,是非常重要的身教與示範。
如果能夠的話,最好把所有創作的故事寫在記事簿上,也可以錄音、錄影,日後可以給小朋友自己聆聽、閱讀及回憶。
 
溫馨提示:家長的投入與欣賞是遊戲成敗的關鍵,我們只需要在此鼓勵小朋友考慮清楚前因後果便可以。所以這個遊戲不是要創作真正偉大的故事,而是要訓練小朋友的創造力,及對故事前因後果的掌握。
 
12、畫出路
家長用五種不同顏色的小麥克筆,在大紙的一面畫向另外一邊,所有線條都是彎曲迂迴前進,其中只有一種顏色筆能夠直接通往對面,其他四種顏色的線條中間已經斷開。
由於線條互相交錯,產生極大的混亂,肉眼不容易分辨。家庭成員互相比賽,用肉眼觀看選擇那一個顏色是可以直接通往大紙對面。
之後。請小朋友用指頭沿着每一隻顏色線條慢慢前行,一直走向對面,看看那一個顏色才是真正的答案,猜對的家庭成員獲勝。
最後,可以由小朋友在大紙上繪畫線條,由家長肉眼觀察去猜測。繪畫成了重要訓練。
 
溫馨提示:這個遊戲有兩方面考驗,一方面是小朋友的肉眼觀察能力,另一方面的是考驗孩子用指頭跟着線條彎曲前進,走向大紙對面,的那一種忍耐與專注過程。訓練專注在這個遊戲,某程度上比肉眼觀察能力,更為重要。
 
尾聲:
遊戲永遠是最好的親子活動,一方面可增加孩子能力,加強敏銳感覺,共同消磨時間,也可以增進感情,苦中作樂,焉知非福。家居生活不能外出,如果能換來家庭感情提升,關係更加密切,不是一個想像以外的收穫嗎?
 
祝禱活動:最後期望大家每天祝禱,願疫情消退,患者康復。很快可以除下口罩擁抱幸福,使下一代有更美好的明天。
 
~歡迎友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