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戲偶教育(三)玩偶變成親子培育工具

居家戲偶教育(三)玩偶變成親子培育工具

「拾物成偶」是兒童的天賦,孩子天生就會這樣,想像力可以使公仔變成有生命。家長只要運用公仔與小朋友溝通,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為孩子進行教養工作。講一個有趣例子,九十年代從美國朋友聽來的故事,關於一本1939年出版的繪本,關於一個居住在巴黎紅髮刀疤女孩「瑪德琳」(Madeline)的故事。聽說當年還出現這個刀疤女孩「瑪德琳」玩偶公仔的熱潮。繪本是美籍奧地利裔作家 Ludwig Bemelmans 創作,講述居於孤兒院由教會修女所收養的小女孩故事。繪本前半部每一頁都是十二個孤兒的集體生活,她們載上黃色帽子出門,遊走於巴黎風景名勝之間進行學習,單是這些畫面已經吸引千里以外,未能到花都巴黎旅行的美國小讀者。

一個神奇的繪本故事

最小的一個孤兒「瑪德琳」最為勇敢,一個晚上她得了盲腸炎,痛得半夜哇哇大哭。老師被嚇壞,立刻把她送到醫院。她獨自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原應該有點恐怖的醫院,在瑪德琳眼中就變得不一樣,一個人享受被單獨照料的待遇,床墊與窗簾與平時不一樣,房間還有好多花朵和玩具陪伴,連吃的東西也不一樣,還可以讓她在床上吃。當然,最使她神氣的是肚子上多了一道疤痕,別人都沒有。生病對她彷佛是渡假一樣,其他孤兒當然都盼望自己有一條刀疤,有一個驚險的快樂旅程,小讀者也不例外,刀疤女孩玩偶就成為當年孩子擁有的新潮流。故事把孤苦與生病都變成樂趣,只因瑪德琳的勇敢,一切有所改變。故事沒有逃避現實,給孩子假裝人生充滿幸福快樂,玩偶更成為孩子們勇敢面對困境的支撐。

一隻由繪本誕生的玩偶公仔

刀疤女孩的神奇故事與公仔玩偶創作源源不絕,緊接著《瑪德琳的親愛小狗》、《瑪德琳的聖誕節》一個又一個,刀疤女孩玩偶公仔成為當地小朋友與苦難及困惑共存的橋樑。經過不同媒介的互相轉移,使玩偶公仔充滿性格及生命力,或許這就是後來日本動漫與美國兒童節目擁有大量玩偶產品出售的啟示。因為兒童的想像力,也因為故事內容,及角色性格的吸引力,所以玩偶成為兒童傾訴心聲的對象。用這個角度讓我們深入思考,家長們是否可以在買一個玩偶回家時,與小朋友共同創造玩偶角色的故事、性格與內容,運用不同玩偶與孩子進行溝通。或許,我們都可以在家中,創造另一個刀疤女孩玩偶的神話故事劇場。

親子玩偶遊玩能培養創造力,是年輕人未來競爭的本錢

小朋友喜歡與玩偶一起構思人生的故事,家長與孩子一起扮演之外,也可以運用玩偶來講故事。其實,家長運用玩偶公仔講故事可以算是輕而易舉,因為玩偶造型一般都非常可愛,而且普遍都有豐富及獨特的性格可供發展。而且運用具體的物件,可以增加故事的可信性及真實性,動物玩偶講動物故事,英雄公仔講拯救弱勢及世界,只要家長多從網絡及圖書館尋找故事,與孩子共讀,自己也可以充分吸收當中的創造力,培養自己成為以「偶」講故事的高手,絕對沒有難度。家長運用玩偶與孩子從小共同遊玩,創作故事,對小朋友創意發展非常重要。創造力不能教導,只能培養。未來創意產業及網絡科技社會的需求與發展,創造力扮演重要角色,必然成為年輕人成敗的重要競爭力量。